买保险时,如何健康告知对自己最有利
202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T博士团队
清欢健康告知是买保险时应当引起重视的,格外重要的一环。保险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如果在投保时弄虚作假,要理赔时,很可能就要被保险公司卡。当然,我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有道德的,不会故意隐瞒体况投保。但是,很多时候,会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不理解,又或者被无良业务员误导,无意间造成了未如实告知的局面。那我们在投保时要如何进行告知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呢?有限告知原则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我国内地实行的是询问告知原则,又称有限告知原则。这与香港保险业的无限告知相区别。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有限告知就是保险公司问你啥,你就回答啥,不问的不答。假设一款保险的健康告知问了你三个问题:1、有没有患a病;2、有没有患b病;3、有没有患c病;刚好这三种病你都没有,但是有d病。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告知保险公司a、b、c病都没有就行,没必要说自己有d病。这就是有限告知。那有的小伙伴会问了,某些保险公司的投保单的最后一栏,还会问诸如这样的问题:“你有没有其它的体况”?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也不用回答。在《保险法解释(二)》中对此有规定:即保险公司对投保人进行健康告知问询,必须提出明确、具体的的询问。诸如“其它”、“除此之外”这样的询问是无效的。进行健康告知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除了上面说到的,问你就说,不问不说的告知诀窍外。投保时进行健康告知还有几条注意事项。第一、有无体况,以医院或正规体检机构的记录为准。自己有没有体况,有医院或者正规体检机构的记录才算。自己臆测的不算,这个要注意。比如有些人特别敏感,老觉得自己身体有点小毛病。又或者被某些“养生机构”忽悠,告诉你有某某体况。这些都不需要告知!第二、健康告知问到的体况,不要隐瞒。健康告知问到体况的一定要如实告知。不要多告知,我们也不能少告知。有些人在保险公司面前耍小心机,带病投保,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殊不知保险公司有多种手段可以查到被保险人投保前的身体状况。比如,通过社保就医记录查,又比如直接派调查员去被保医院查。平时,一些小额的案件由于调查成本高,加上我国当前法律体系对投保人的偏袒,保险公司或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赔了。但真要遇上一些特别大的,或者骗保行为明显的案件。也不是闹一闹就真能赔的。有点体况本来也可以灵活选择保险公司或产品,获得好的投保结果,不必要冒这个险。第三、网上投保也要注意健康告知。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公司的产品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投保。但由于没有人协助投保,对于很多保险小白来说,在投保时往往会忽略健康告知。这是不对的,无论是在什么渠道投保,都应该重视健康告知。网上买保险,点击投保,你先会看到弹出健康告知,比如这样:如果你身体非常健康,完全符合要求,那ok,直接投保进行,不用进行核保。当然,有点小体况是更寻常的事,这个时候,保险公司也不会直接拒保。但是会对你进行核保,分为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两种。在网上投保一般是智能核保,极少数产品支持人工核保。智能核保系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现在可以在网上投保的保险,基本都会带有智能核保系统。这个时候要注意啦,在智能核保流程里,还是那个原则,健康告知问你的,你就回答,不问的不答。不要画蛇添足。智能核保系统里几乎囊括了大大小小所有体况,你当然不要一一告知。
智能核保示例(可滑动查看)
把健康告知不问的情况也输入进去,你以为自己是在遵守最大诚信原则,实际是给自己挖坑。多告知了,也会被纳入对你身体情况的综合评估中,很可能要因此承受不利的投保结果。比如加钱啊、除外承保啦,甚至是拒绝你投保。有一些体况怎么办?如果自己有一些体况,要怎么办才能获得最佳的投保结果呢?策略就是不要执着于一家保险公司或者一款产品。不同的保险产品的健康告知要求不一样。比如,就乙肝小三阳这个体况来说,有的产品可以正常承保,有的就要增加保费。不同的保险公司的核保宽松度也不一样。举几个我们经手过的客户的例子:一位30岁的男性客户,有胆囊息肉、轻度脂肪肝,同时投保两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一家正常承保,一家的核保结果是:胆囊除外、体重超重加费;一位28岁的女性客户,乳腺结节(BI-RADS3级)、甲状腺结节、心脏室性早搏。同时投保两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一家延期承保,一家除外甲状腺癌、乳腺原位癌、乳腺癌,加费9%承保。一位30岁的男性客户,体重超重,BMI31.4,血脂高,脂肪肝,同时投保三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两家正常承保,一家加费20%。有一定体况的人,在投保时灵活利用不同产品或公司在核保上的差异性,可以获得更有利于于自己的核保结果。当然,非专业人士肯定很难也没有精力去研究这些规则,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对不同产品的健康告知,不同保险公司的核保规则都有整理研究,可以帮助你规划出最优的投保方案。今天是年第一天,祝大家元旦快乐!!!T博士:中山大学博士,连续多年达成全球寿险行业顶尖荣誉MDRT、COT、TOT标准,专注于为新中产之家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团队秉持中立、客观、诚信,追求专业精进。我们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我们只忠诚于客户利益和职业操守。
相关阅读(可滑动查看):
规划和理念:
◆没病到一定程度,千万别买保险◆新出的保险越来越好,我要不要等等再买?◆填错了受益人,有的保单亏钱,有的保单要命,热映大片里没说的保险潜规则都在这了◆怎么给孩子买保险?只要元,搞定万元保障◆买保险,选消费型还是返还型?◆看了N套方案、掉了无数个坑后,我这样为父母买保险
◆一家三口买保险,究竟要怎么选才能安心?
◆选择保险时,比性价比更重要的是这点!
◆买保险的几种渠道中,哪种对您最有利?
◆做不到这两点,你年交10万保费,还是会拒赔!
◆当你挑保险时,你应该挑什么?
◆直截了当点,哪款保险产品性价比最高?
重疾险
◆50万基本保额,最高能赔万,真有这样的重疾险?如何买到?
◆99%的人重疾险都买错了
◆少见的多次赔付不分组,错过它有点可惜了
◆重疾险性价比之王再生变?又双叒叕杠上了,超级玛丽碰瓷康惠保
◆买啥重疾险啊?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每年节省大笔保费◆王炸重疾险,多次赔付不分组,前10年得重疾多赔50%!◆重疾险又一重大变化,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被重点照顾◆今年最火的重疾险明天后涨价,身故责任还能要吗?◆有了元保万的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万一罹患重疾,多少费用会让你放弃治疗?◆ping安大福星上市,是产品好,还是割韭菜?◆要不要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咋挑?年金险
◆韩国老人自杀,日本老人变坏,30年后中国老人会更惨?
◆年金险七大功能超乎想象,你意识到时,可能最好的产品已错过◆年单利14.7%的年金险全面下架,薅保险公司羊毛的机会只剩一点了◆传言纷纷,大家都在抢购的“4.%年金险”,是否即将成为历史?◆在人民大会堂开发布会,产品收益率还高达5.3%?!但真相是…◆连续60年每年单利15.2%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官方价值亿的文件解读
◆年收益率达到巴菲特一半!如何守卫人生中绝不容闪失的保命钱
◆支付宝养老年金,一款名过其实的产品。
◆年金险虽好,挑得不好,收益还不如余额宝
◆80后们,再不准备养老就晚了
◆4.%预定利率的产品,为何可能是薅保险公司羊毛?
◆男人自信“胜者为王”,女人看中“剩”者为王
◆从“政府来养老”到“推给政府很可耻”,你的养老只能靠自己
◆4万*10年交之后,为何我要再买10万*10年交的年金
◆我拿万,预定了妈妈的“晚美”人生
医疗险
◆每年几百块,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百万医疗险,如何挑?◆别傻了,你的百万医疗险并不能“保证续保”
◆同一家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险,知道内幕后,我为何选贵的?
◆高端医疗险,买内地还是香港?
保险公司
◆客户怎么选保险公司:你眼中的草,是我心头的宝
◆保险公司亏损,他家的保险还能买吗?
◆保险公司没了,我的保单受影响吗——从“安邦”变身“大家”说起
◆那些我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靠谱吗?
◆大家眼中的小保险公司,其实牛到让人亮瞎眼!
寿险
◆很多人忽视了这种保险,但你一定要买◆这是一款价格“突破底线”的定期寿险◆新出的寿险,性价比之王,万保额只要1元◆拿什么来守护你,我的房子?
◆新上市的4款寿险,刷新地板价!
◆如何用73万总保费,换取0万身价?
◆买保险时,这个最严重的风险大部分人都忽视了!
意外险
◆这种风险,致死人数比癌症更高,很多人却选择视而不见◆惊!无锡高架桥垮塌!但这些意外,意外险根本就不赔!◆国庆出游,没有旅游险等于“裸游”
◆家人意外险,看这一篇就够了(含产品推荐)
◆境外旅游险,到底有啥用?应该怎么选?
◆有车族,你的意外险会让你大呼“意外”,你造吗?
◆暑假出游,请一定收下这份“旅游险攻略”
资产保全
◆37岁,银行净存款万,到了年,他的烦恼却接踵而至
◆年入50万,为何还是被同龄人抛弃?守住财富靠这3招!
◆数千万资产化为乌有,只因给儿女的婚嫁金给错了!
◆保险到底能否欠债不还、诉讼不给?
健康告知
◆保险公司怎么调查我们的病史?
◆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是不是都是骗人的?
◆买保险时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带病投保,熬过两年,保险公司就得赔?
◆我把医保卡借父母用,凭啥就不能买保险了?
◆香港某保险公司欺骗大陆人?——这事儿和你有啥关系
◆投保后,想起没如实告知的身体状况,要补充告知吗?
理赔
◆17.85亿元!又一起保险巨额理赔案!◆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是不是都是骗人的?
◆从拒赔到全额赔付的翻案之路
◆保险公司明明可以拒赔,怎么帮客户顺利理赔?(两个真实案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