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守护专题信任源于更多沟通您用温柔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相约守护专题产科门诊体验日志人民日报程晨相约守护体验9月7号全天,邹丽颖一共接诊了多个病人。“如果您现在血压就高,而且家里有家族史,那可能你后期血压会高……”   年9月7日上午8点53分,医院产科门诊二诊室,产科主任医师邹丽颖已经出诊半个多小时了。早在8点一刻到达门诊之前的一个小时,她还在病房巡查了自己负责的几位病人的情况。诊室里挤满了人。刚怀孕要求建档的、孕中晚期产检的、预产期临近要决定分娩方式的、生完孩子来做产后复查的……虽然有电子叫号系统,心急的病人们还是在诊室里排起了队。按挂号的顺序,快轮到的站在医生的办公桌边,还没轮到的坐在一进门的椅子上。“血型抗体是阳性的,可能有不同的亚型,你拿着这个去输血科做个登记,这个需要提前准备,不然要用的时候不一定有。就这两三天就去吧……”“这么大年纪,有过染色体异常,做羊穿是很有必要的。”……“拿个纸垫儿上床,把肚子露出来。”邹丽颖对一位怀孕12周的孕妇说。在这名病人去铺纸垫、脱鞋上床准备接受检查的时候,邹丽颖又接过下一位病人的病历本,仔细看了起来。前一位病人在检查床上躺好,邹丽颖从办公桌前起身,把耦合剂轻轻点在病人的肚皮上,用胎心仪在肚皮的不同位置寻找胎心。试了几个位置,小火车一样的胎心“咚咚咚咚”响起来,“这是胎心,听见了吗?”邹丽颖问。“听见了,第一次听见,好激动。”躺在床上的病人有些兴奋。起身后,她还有些担心:“大夫,我乙肝小三阳,可以母婴阻断吗?”“可以。”“可以哺乳吗?”“可以。”“太好了。”看病历和化验单、B超单等检查结果,询问情况,起身去诊疗床边为病人检查,回到桌边坐下,告知诊断结果和医嘱……一个上午,这套流程重复了至少70次。接近11点,她才终于趁一个病人检查完穿裤子的时间拿起桌上黑白条纹的马克杯喝了一口水。这一上午的门诊,直到12点40分才结束。做完检查,孕妇从只有一人宽的检查床上起身多少有些困难,每次,邹丽颖都会用左手扶着病人的背部,右手拉住病人的右臂,稳稳地用力,帮她们坐起来。一位病人递来病历,邹丽颖一看有点儿恼:“体重怎么长了这么多呀?吃什么好吃的了?血糖也高、今天从我这儿走就直接去预约营养门诊,务必去。”“我老饿……”病人有点撒娇的意思。“你老饿跟你的饮食不合理有关系,怀完孕以后也得注意……”又是一阵叮咛。“你多高?”“一米六。”“一米六,65公斤。”邹丽颖从白大褂兜里掏出手机,打开计算器,计算这名患者的BMI(身高体重指数),“BMI25了啊,超重了,要好好控制,整个孕期的增重控制在10公斤左右。”一名病人还没递上病历,邹丽颖就认出了她:“你那个结果是阴性的,我有点儿担心,星期天已经提前问过了。”“便秘要多从饮食上调整,多运动,生活习惯比吃药重要……”诊室里,除了病人的叙述,便是邹丽颖的诊断和回答。询问、诊断、叮咛……没既有“惜字如金”,也没有啰嗦重复,邹丽颖语速适中,声音始终轻柔清晰。高龄产妇、甲状腺疾病、剖腹产后再孕……面对各种孕产期疑难杂症的患者们看病看得心焦,邹丽颖温柔坚定的声音给了她们最贴心的抚慰。9月7号全天,邹丽颖一共接诊了多个病人。相约守护专题信任源于更多沟通人民日报林琳相约守护体验今年最多的一个班(12小时制),她与组里同事共同助产了28个新生儿。年9月7日上午8时30分,我如约来到医院东院区,参与了“相约守护”岗位体验活动。9时12分,在工作人员引领下,我进入医院东院区产房。“肚子疼吗?”此时,助产士组长王翾正在询问左边产床上的产妇。产妇的肚子上有两个探头,连接着墙上的监测仪,仪表“砰砰”地紧凑响着,持续显示着胎心和宫腔压力情况。“孕妇自身条件比较好,准备让她顺产。”王翾说,这位产妇8时30分左右被送过来。一看表,已经过去了40多分钟......9时20分,胎儿拔露(露出头),产妇却有些泄气,嘟囔着说没劲了。“自己顺产是对胎儿和自己最好的,你要想清楚,再努努力,使使劲啊!”王翾正说着,胎心忽然降到90多次/分,远低于次/分以上的正常范围。“挺住啊,胎心再降下去,就得侧切了!”“你要想想,自己是能生的,何必挨那一刀呢?”王翾一边大声鼓励着产妇,一边小声对旁边人说,“准备侧切和产钳,防止胎心继续下降”。几分钟过去,胎心依然维持在90多次/分,仪表变慢的“砰砰”声听着格外刺耳。我站在一旁,手心已经全是汗。“肚子疼时用力,不疼时赶紧大口吸氧。”王翾和其他护士还没放弃,继续大声鼓励着,产妇艰难地说了声“嗯”。事后,王翾告诉我,工作时大声呼唤产妇振奋精神习惯了,有时跟同事间讲话都跟吵架似的,但有时产妇会以为我们态度不好,所以事后会再耐心解释。慢慢地,产妇恢复了信心,配合用力,如奇迹一般,胎心竟然也随之恢复了正常。9时32分,还是不行。我已经看得满头是汗。“深吸一口气再来!”9时35分,孩子的整个头终于出来了,黑色胎毛,淡紫色的脸,眼睛紧闭。很快,婴儿随着羊水顺出来了,王翾一手托着婴儿头部,一手挤去其口鼻黏液,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紧接着,“哇——”婴儿哭出了响亮的第一声。剪断脐带,王翾小心地把婴儿放在旁边的工作台上,开始仔细清理婴儿身上的胎脂,其他助产士继续处理产妇的后续。不一会儿,婴儿肤色恢复正常,小手也慢慢张开。“男孩,健康,克。”王翾大声告诉累到不行的产妇。9时53分,产妇清理完毕,王翾为其缝合伤口,一边反复交待回去后怎么护理。10时04分,伤口处理完毕。其他助产士帮产妇平躺下休息,小心地把婴儿放在产妇怀里,一是帮助婴儿做早吸吮,二也是抚慰妈妈的情绪,以待观察。“这位产妇算顺利吗?”“虽然中间胎心突然下降,当相比很多人,已经算很顺利了。”10时30分,王翾终于有工夫歇下来喘口气,中间一口水也没喝。“生出来了看着很开心,但过程中也很紧张,一直要想着下一步怎么处理。”这会儿,才能近距离观察王翾。深蓝色底印着海绵宝宝的头罩和口罩,靛蓝色工作服,玫红色的软底鞋。左胸前别了个红心型的章,上面写着“助产士”。“什么时候改成这么可爱的头罩、口罩了?”我好奇地问,“医院发的?”“这是我们自己买的,回来消了毒才用。”王翾说,“原来都戴统一的蓝色头罩、口罩,有产妇说看着瘆得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就自己买来卡通可爱型的戴上,希望也能缓解产妇的情绪。”11时15分,经观察产妇没问题后,准备把她送回去。快到门口时,已经精疲力竭的产妇忽然强撑着从床上抬起些头,对着王翾说了声“谢谢”。因为声音小,王翾一开始还没听清,等其他助产士帮着再重复时,她会心一笑,点了点头。“每当这时,是不是很开心?”我问。“当然啦,不过也有产妇比较拧,不听指导。这时候就要耐心跟她讲道理,一般情况下都能彼此理解的。其实很多时候,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是因为缺乏沟通。”趁着王翾休息时,我和她在产房外一起比着心型拍了张合照,却瞥见她手腕上有一道红红的印子。“哦,橡胶手套戴久了勒的。”王翾有些不好意思地揉揉手腕。握着这双手,胖胖的,很厚实。就是这双手,已经在产房助产15年,今年最多时的一个班(12小时制),她与组里同事共同助产了28个新生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ysjk/10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