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乙肝妈妈如何护理新生儿
2018-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是一名乙肝携带者,一直担心会将病传染给孩子,所以虽已结婚2年,却一直不敢要孩子。眼看年龄近30了,双方父母也一再催促,自己也不敢再耽搁下去,最近计划怀孕生宝宝。请问我的情况可以怀孕吗?病毒会遗传给宝宝吗?怎么做才能不传给宝宝?”
母婴传播是我国现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HBV母婴传播,即HBsAg阳性孕产妇将HBV传给子代,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而垂直传播(分娩前的宫内感染),多见于HBeAg阳性孕妇。
很多人以为乙肝的母婴传播就是遗传,其实是个认识错误。遗传是基因中已经存在的异常,而乙肝的母婴传播则一定是一个传染的过程,所以乙肝妈妈如果采取正规的预防措施,母婴传播绝大部分都可以被阻断,完全可以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首先,患有乙肝的年轻女性要做正规检查治疗,需要每半年复查一下肝功、HBVDNA、彩超。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每年查一次也是必须的,以了解你的病情是否进入活动期,该做抗病毒治疗了。
如果按时检测,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了合适的抗病毒治疗,“大三阳”有可能转为“小三阳”,“小三阳”也有可能获得HBVDNA阴转,病情长期稳定,有些女性战友甚至能达到HBsAg阴转,获得乙肝治疗的“金牌”。这些结果会让你将来能踏踏实实地做妈妈。
其次,乙肝准妈妈要选对妊娠时机,怀孕期间要进行定期随访。慢性HBV感染女性计划妊娠前,最好由专科医师评估肝脏功能。肝功能始终正常的感染者可正常妊娠,不用顾虑病毒量的多少;肝功能异常者,要根据年龄和肝功情况选择合理的抗病毒治疗:
年轻又不着急马上妊娠的可以首选注射干扰素抗病毒,疗程1年,停药后1年才能怀孕;年龄偏大又着急妊娠的可以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首选妊娠B类、高耐药基因屏障的),肝功恢复正常后则可妊娠。慢性HBV感染者妊娠后,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如ALT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80U/L),或胆红素水平升高,需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最后,有关新生儿的处置:孩子出生后12h内,肌内注射1针HBIG;同时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若是低体重儿(g)或早产儿,那么需要按照以下情况进行处置:
1.母亲HBsAg阳性:低体重儿(g)或早产儿于出生12小时内接种HBIGIU+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并于1、2和7月龄各注射一针乙肝疫苗10μg/0.5ml;
2.如母亲HBsAg不详,则按母亲HBsAg阳性处理,即于出生12小时内接种HBIGIU+乙肝疫苗10μg/0.5ml,同时尽快检测母亲HBsAg,如母亲HBsAg阳性,婴儿于1、2和7月龄各注射一针乙肝疫苗10μg/0.5ml;
3.如母亲HBsAg阴性,出院时或1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10μg/0.5ml,并在2和7月龄各注射一针乙肝疫苗10μg/0.5ml。
在孩子7―12个月时,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若HBsAg阴性,抗-HBs阳性,预防成功,有抵抗力;若HBsAg阴性,抗-HBs阴性,预防成功,但需再接种3针乙肝疫苗;若HBsAg阳性,预防失败,成慢性感染者。HBV感染虽然可以经过母婴传播,但是这个过程是可以阻断的,采取上述正规的预防措施后,对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98%~%,对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也可达85%~95%。
总之,乙肝妈妈要讲科学,讲智慧,学会求助专业的医生,您一定可以同其他人一样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文章来源网络
新兴县妇幼保健院
医院
妇产科专家
1、妇产科门诊:妇科病、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
伍晓容,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梁宝英,门诊主任、主治医师
庄莉莎,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
李兴中,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孙文丽,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燕妮,产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韦玲,乳腺科主任、主治医师
李海英,副主任医师
叶爱群,主治医师
刘月珍,原院长、副主任医师
石少美,门诊组长、主管护师
2、妇科:腔镜专科(宫肌瘤、宫外孕)、安胎保胎
李兴中,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梁宝英,门诊主任、主治医师
罗雪琴,副主任、主治医师
韦玲,乳腺科主任、主治医师
何翠霞,妇产科医师
黄丽敏,妇产科医师
邝艳欣,妇产科医师
钟秀琼,护长、主管护师
李洁凤,副护长、主管护师
3、产科:仿生气囊助产分娩、镇痛导乐分娩、无痛分娩、剖宫产和无创伤性分娩。
庄莉莎,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
孙文丽,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燕妮,产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陈小冰,主任助理、妇产科医师
梁思爱,主治医师
冯颖,主治医师
张志英,妇产科医师
陈晓华,妇产科医师
刘婷,妇产科医师
潘惠桢,妇产科医师
罗红仪,护长、副主任护师
区小玉,副护长、护师
苏丽萍,产房组长、护师
5、保健科:围产保健、产后康复、盆底康复、DNA鉴定、儿童早期发育评估。
吴录文,主任、主治医师
陈凤华,副主任、主治医师
林彦秀,副护长、护师
冯健文,盆底康复组长、护师
6、孕妇学校:
钟秀琼,校长、主管护师
区可嫦,副校长、妇产科医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