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年前,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就已

2017-6-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天津师范大学一名大一女生在宿舍自杀。她于去年底献血时被查出系“大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此后室友开始疏远她,学校让她开“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影响正常上学”的证明。而后,她在单间宿舍烧炭自杀。

据了解,我国已成为第一“乙肝”大国,约万人携乙肝病毒。由于认识误区,很多病毒携带者在入学、求职时遭遇不公。歧视比病毒更可怕!

那么,乙肝到底有多可怕?福建医院肝病内科陈丽芳主任指出,我们生活在自然界里,周围充满了各种病原微生物,乙肝病毒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对于成人来说乙肝病毒并不比其他病原微生物更可怕。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仅约1/3的成人表现出急性感染的临床症状,称为急性乙型肝炎。约65%的成人不表现临床症状,也称为呈亚临床感染。且95%的成人感染者能够自然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不会转为慢性,仅有约5%(男性7%,女性2%)的患者可能转为慢性。所以,其实乙肝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先带您了解一下什么是乙肝五项(乙肝两对半)

大三阳:1、3、5三项阳性

小三阳:1、4、5三项阳性

乙肝是怎样传播的呢?陈丽芳主任指出,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血液传播:吸毒者之间公用针具,临床上输注带病毒血液制品或移植了带病毒的器官等更容易感染了。

性传播:感染者精液以及阴道分泌液中含有不少病毒,和乙肝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是导致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母婴传播:病毒传播可以发生在怀孕时、生产过程及产后。

和乙肝患者一起生活很危险吗?陈丽芳主任指醒,一般日常接触不会传染乙肝。

不能密切接触的物品及被血液或其他带病毒体液污染的生活用品及类似行为。

母亲有乙肝会传染给孩子吗?陈丽芳主任指出,现在,只要母亲在怀孕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或新生儿出生后接受正规的预防,乙肝病毒基本不会从母亲传染给孩子。

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完全治愈,最重要的是:治疗要早!坚持用药!

早在十年前,现福建医院(医院)传染科主任医生郑玲,那时候还是一个主治医生,即对金线莲体外抗HBV(乙肝病毒)做了实验(《金线莲体外抗HBV表达的初步研究》发表于《海峡药学》年第五期。

郑主任说,那时候因为只是一个主治医生,研究资源有限,就没有对金线莲做进一步的定量、成分等方面的研究。

有意思的是,西医专业背景的郑玲,现在认为,中医中药的和西医西药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医中药是整体性的系统性的模糊性的,西医西药是靶向的。

金线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金线莲自身,研究甚至分离其成分、分子,是不是会误入歧途?!对金线莲的研究可能更多的应该站在中医中药的角度。

医院发表的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复方金线莲口服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年5月至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8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予复方金线莲口服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结束时(12W)观察肝功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定量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HBeAg阴转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促进HBV—DN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转阴及ALT复常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方金线莲口服液)金线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抑制HBV—DNA的复制,提高ALT复常率,短期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福建金线莲:性平,味为甘,入“肺、肝、肾、膀胱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具清热凉血、袪风利湿、解毒消肿、镇惊平肝、补肾益骨、润肺止咳,强心利尿、固肾、保肝护肝等功效。

中医指出福建金线莲能使受伤的肝细胞复活,进而再生,而且可恢复肝细胞内酶素的机能,再增进细胞氧化作用,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福建金线莲是临床上治疗肝病的重要药物,长期服用对保护肝脏具有良好的作用,药典中记载福建金线莲具有利胆作用,可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

福建金线莲成分非常丰富,最为神奇和特殊的是金线莲多糖和核苷。其中,核苷具有非常强的抗病毒功能,国际上主要用在艾滋病和乙肝一线药上面。金线莲里的黄酮和甾类主要作用于心血管,萜类物质主要作用于肝脏。

—爱莲科技—

傲娇的品质

只卖呆萌的价格

长按识别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ysjk/6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