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显示正常,怎么就肝硬化了

2022-7-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年来,伴随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科研创新实力的持续增强,我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新办在“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提到,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已降至1%以下[1]。虽然如此,我国要全面消除乙肝等病毒性肝炎威胁还需进一步努力。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仍有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尤其是在广大基层地区,由于公众缺乏对肝脏疾病知识的了解,并且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较先进的诊疗设备,全面消除乙型肝炎我们仍面诸多挑战。小张(化名)今年31岁,住在广东湛江某小镇,去年被查出患有乙肝,乙肝五项检测为“小三阳”,即HBsAg、抗-HBe、抗-HBc三项为阳性。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小张的病情得到了逐步缓解,且步入了正常的生活。但自知患的是慢性肝病,过了这么长时间还是要复查一下,所以今年11月中旬,他来到了乡镇卫生院复查。原以为自己这么多年确实没有感到身体不适,复查结果应该没什么问题。然而在常规血清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后,医生告诉小张:“你的转氨酶水平都正常了,HBVDNA水平低于IU/mL,B超显示只是肝实质有点增粗,应该问题不大,坚持吃药、定期随访就可以了。”图1.小张血清检查指标结果提示无明显异常图2.小张复查HBVDNA结果图3.彩超结果显示小张肝实质增粗虽然医生这么说,但小张看到彩超报告上的“肝实质增粗”还是犯嘀咕,他担心会对身体有影响,医院的检测水平,医院再检查清楚。于是,他来到医院感染科做了进一步咨询。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先进行了无创肝纤维化诊断,哪知检测结果显示肝脏硬度指数(LSM值)已高达18kPa,这提示小张已经存在肝硬化的可能。于是医生又让他做了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肝硬化并肝内弥漫多发再生结节形成,脾稍大。两项检测结果吻合,经综合诊断,小张确诊为肝硬化。图4.iLivTouch?检测出小张存在肝硬化可能通过小张遭遇的情况,不难发现在肝纤维化晚期、肝硬化前期阶段,常规检查是存在漏诊风险的,医院缺少相应专业的检测设备,就很容易导致此类情况被忽视,从而诱发更加严重的疾病。医院是百姓发现疾病的关键一步,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设施的专业度,增强医生的诊疗能力,才能避免老百姓因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而耽误疾病的情况发生。对此,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曾指出:基层医疗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来说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层医疗机构当中配备一些检测设备、诊断仪器,可以为患者提供科学、精准、有效的检测服务[2]。当前,伴随我国医学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肝脏疾病的早筛检测水平已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不久前,在最新举办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简称“双创周”)上,由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海斯凯尔”)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自主研发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iLivTouch?,作为创新的医学早筛设备脱颖而出在主会场进行了展出,受到了各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wh/12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