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都具有传染性吗这个因素决定的
2021-7-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4475491.html
您将了解以下内容:
乙肝感染者传染性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一览
近期,北京发现鼠疫患者的新闻让大家重新开始重视传染病的危害,而我们熟知的乙肝就是属于乙类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一种。虽然不像甲类传染病一样可怕,乙肝的传染依旧的不可忽视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乙肝”大国。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有关乙肝传染的那些事。
乙肝病毒的传播是一个人传播给另外一个人,所以人群中一般都是散在感染。乙肝病毒不会像流感那样呈现暴发性流行特点,但乙肝病毒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隐蔽的传播机制,虽然是散在感染,但是在我国也是积累了上亿的感染者。
那些具有传染性、可以把乙肝病毒传播给他人的患者,在医学上称之为“传染源”。“传染源”的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其血液内病毒水平的高低。“大三阳”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体内病毒复制十分活跃,所以他们的血液内病毒DNA水平也比较高,是最活跃的传染源;那些尚不自知的“大三阳“携带者,他们隐藏在人群中,是有潜在的最高传染性的“传染源”。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都是“传染源”,因为我们刚才提到过的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血清内病毒水平的高低。“小三阳”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内虽然有病毒,但是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非常低,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时在血清中几乎检查不到,这样的携带者传染性就比较低。需要指出的是传染性的大小与肝功检查中转氨酶水平的高低无关,因为具有传染性的是病毒。乙肝病毒DNA定量指标越高,传染性越强,反之,乙肝病毒DNA定量越低,传染性越小。血中没有乙肝病毒复制,意味着没有传染性。除了传染源传播力的大小,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传染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与他人接触的密切程度。与乙肝携带者的日常接触(如握手、一起吃饭,共用厕所等)并不能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的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我们就每种传播方式再详细的分类更具体的讲解一下。
1.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理发工具等可引起乙肝病毒HBV感染,但是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方式是次要传播。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接触可造成家庭成员之中HBV感染的聚集现象。HBV感染的家庭聚集性,传播机制可能是带有HBV血液、体液等通过破损的皮肤或者黏膜进入体内。
2.医院内传播:不规范诊所所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
3.静脉注射传播:包括不规范诊所的器械消毒不充分;共用注射器,针刺注射吸毒。
4.母婴传播:围生期传播的时机短、效率高,可以经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
5.性接触:性传播是乙型肝炎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多性伴侣,性病史,同性性交的传播几率更大。
6.输血或血制品:近年来,我国输血管理很严格,输血传播已经很罕见,所以当前最常见的原因是“微量血液接种”,比如纹身,纹眉,刮脸,针灸和注射吸毒等,因感染隐匿而不自知。
7.其他:父-婴传播作为一种可能的垂直传播方式正日益被人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