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肝,你需要知道的hellip

2021-4-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m.39.net/pf/a_4619541.html

我国现有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万例。

未经正规诊治的慢乙肝患者有四成的人将进展为肝癌。

“慢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长期萦绕在患病人群心头的巨大阴影。

那么,乙肝症状如何自测?

乙肝患者的禁忌有哪些?

一起来看看吧。

01乙肝症状如何自测

人的身体哪里出了毛病,就会有一些症状反应,

那么,乙肝症状如何自测好呢?

一、容易疲劳,有乏力,怠倦等症状。

因为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吸收受影响,营养物质摄人不足;也可能是由于肝脏炎症,造成已摄人的物质因肝功能受损,不能充分代谢,满足机体的需要,造成能量供给不足引起。

二、食欲减退,厌油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有炎症,影响其代谢,也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可以出现食欲差,厌油等症状。

三、肝区疼痛。

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隐痛不适症状。

四、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重要脏器,由于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可出现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通常情况下,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存在非常“隐秘”,

表现出的症状有时也不太明显,所以乙肝患者,

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随访,

定时做相关检查,才能实时监测身体状况。

常规做的检查包括:

01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生化实验来检测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来反映肝脏的基本功能状况。检查项目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球蛋白(G),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等。肝功能检查很多,需要根据病情合理选择相关检查。

02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即乙肝五项,通过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来区分大三阳和小三阳。检查项目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03乙肝病毒DNA

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目的是判断人体内存在的乙肝病毒的数量和病毒传染程度。若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较高,传染性强。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则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得到抑制,血液中含量较低,传染性较弱。

04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通常是用来诊断是否患有肝癌的标志物,若甲胎蛋白持续升高8周以上,排除妊娠的可能,则有很大可能是患了肝癌。

除了以上检查,肝脏彩超、肝硬度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也是乙肝病人常做的一些检查内容,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做相关检查。

02乙肝患者的禁忌

乙肝患者除了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定期的复查外,

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的,

有一些禁忌,如果不注意这些禁忌的话,就会导致病情恶化。

那么,乙肝患者的禁忌有哪些?

乙肝患者的禁忌

1、禁忌酗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醛,对于肝脏都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乙肝患者本身肝细胞已有损害,饮酒会使病情加重,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变。乙肝患者禁酒,戒酒,白酒、啤酒、葡萄酒都在禁忌范围之内。

2、禁忌过量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太过油腻食品,同时尽量不吃腌制食品。

3、禁忌过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劳累过度消耗大量营养和氧气,导致肝脏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削弱肝脏的抗病力,加重病情。主张适当运动,适当休息,劳逸结合,并要求掌握好运动的“度”。做到起居有常,生活规律,不要轻易打破良好的生活习惯。病情波动期,最好卧床休息,静养康复。

4、禁忌发怒、抑郁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性喜顺达。长期抑郁恼怒,可以导致肝气郁结,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有人统计:易怒的人患肝脏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所以乙肝患者务必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这样才能减轻病痛,促进机体免疫机能的增强,最终战胜疾病。

5、禁忌乱用药物,特别是未在医师等专业人士指导下随意服用中草药。

深圳养生深圳深圳广医院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cr/11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