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称与护士资格考试练习
2017-1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护理职称
1.护理脑出血病人时,动作轻柔的目的是()。
A.病人舒适
B.预防压疮
C.减少情绪波动
D.防止损伤皮肤黏膜
E.避免加重脑出血
2.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先天性动脉瘤
B.脑血管畸形
C.脑动脉粥样硬化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
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正确的是()。
A.注射1次
B.每周1次,注射2次
C.每月1次,注射2次
D.每月1次,注射3次
E.0、1、6个月,共3次
4.患者女,36岁,因淋病入院,患者出院时应告知患者治愈的标准是()。
A.治疗结束后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B.治疗结束后1个月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C.治疗结束后每月复查连续2次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D.治疗结束后每月复查连续3次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E.治疗结束后每月复查连续4次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特点是什么()。
A.持续时间不超过12h
B.持续时间不超过1天
C.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
D.持续时间不超过4周
E.持续时间不超过1h
6.患者女,33岁,因癫痫持续发作收入院,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卡马西平
D.苯妥英钠
E.扑痫酮
参考答案与解析
1.E。中公教育解析:护理脑出血病人时动作过大会引起患者情绪波动,颅内压升高,加重脑出血。
2.A。中公教育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破裂,其次是脑血管畸形。
3.E。中公教育解析:乙肝疫苗“0、1、6”免疫程序即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按接种第1针;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6个月接种。
4.D。中公教育解析:淋病的治愈标准为治疗结束后每月复查,连续3次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5.E。中公教育解析:发作突然,历时短暂,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
6.B。中公教育解析: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安定,缓慢静脉注射。
护士执业资格1.以下不属于医护人员洗手指征的是()。
A.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B.穿隔离衣前
C.处理药物前
D.无菌操作后
E.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后
2.下列疾病按甲类传染疾病的隔离措施处理的是()。
A.风湿热
B.甲型H1N1
C.炭疽病
D.登革热
E.流行性出血热
3.热力消毒灭菌的原理是()。
A.使微生物DNA失去转换能力
B.使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
C.使微生物的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失活
D.使空气中氧解离出具有杀菌效果的臭氧
E.抑制微生物的代谢、生长和繁殖
[4~6题共用题干]
护士小王,早晨为患者甲输液后,整理用物时被针头扎伤,立刻挤出血液进行冲洗消毒处理后,就立刻去护理其他患者了,下午下班前发现患者甲乙肝检查为大三阳
4.以下不会传染乙肝的是()。
A.胎盘
B.血液
C.精液
D.飞沫
E.乳汁
5.与“小三阳”相比,“大三阳”哪一项为阳性()。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HBcAg
6.该护士进行乙肝五项监测均为阴性,该护士应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A.及时填写锐气伤登记表
B.报告护士长相关情况
C.次日上医院进行处理
D.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和监测
E.遵医嘱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中公教育解析:洗手的指证是(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2)从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3)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4)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之后(7)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8)处理药物或者配餐前。
2.B。中公教育解析:甲型H1N1为乙类传染病,但是隔离措施按甲类处理。
3.C。中公教育解析:热力消毒是利用热力是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去活性、细胞膜和细胞壁发生改变为死亡,故选择C。
4.D。中公教育解析:乙肝可经血液、体液以及胎盘传播,不会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
5.C。中公教育解析:HBe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ACE阳性为大三阳,ADE阳性为小三阳。
6.C。中公教育解析:应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长按小孩白癜风早期症状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