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消除乙肝歧

2017-3-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来源:《东方早报》身体周刊

谢青,年生。上海交通大医院感染科科主任,上海感染病与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巴斯德研究所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

在今年4月份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年会(EASL)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四大国际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美国肝病学会、欧洲肝病学会和拉丁美洲肝病学会,共同发出宣言,年到年消除作为重大公共健康威胁的病毒性肝炎。

在感染科工作了28年的谢青深知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在她看来,要消灭肝炎,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两点,“对婴儿,从出生前就得管住,达到零传播。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就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减少和降低病毒对人体的危害,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同时减少对其他人的传播和感染。”

谢青坦言,临床上遇到很多乙肝患者,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麻烦。他们害怕被外人得知,害怕受到歧视,甚至害怕到拒绝就医。其实,乙肝病毒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传染。除了母婴垂直传播之外,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但一般的日常交际,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希望社会能多一点宽容,能让这些患者过得舒坦些。”每当遇到那些因为害怕导致病情延误、恶化的患者,谢青都倍感痛心,“早点来看,乙肝控制住,就能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减少偏见尽早就医

乙肝是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疾病负担,乙肝引起的相关疾病进展,包括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甚至有一部分病人会发展到肝功能衰竭(重症肝炎),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和疾病负担。

乙肝是可以进展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以发展成三部曲: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临床上,耽误病情导致病情恶化的情况不在少数。一些患者不敢就医,害怕被他人发现以至于丢了工作,失了朋友。

“遇到过看病从来不用医保的患者,因为医保卡有记录,单位会知道。”谢青叹了口气。对于乙肝患者的偏见,那么多年来,并没有减少和消除。

医院有一个肝脏肿瘤的多学科联合会诊,由感染科牵头,组织其他学科,包括肝胆外科、介入科、放射科、超声科、肝移植科参与。谢青告诉我们,在会诊的病人中,发现很多病人的肝脏肿瘤和乙肝是有相关性的,“因为中国的肝癌,大部分由乙肝病毒引起,其他也可能是丙肝或者酒精性肝病导致。但和乙肝关系最密切。”

有些慢性肝病或肝硬化患者,之前就在治疗,肝功能保持得也比较好,病情控制也很稳定,但在定期检查的时候发现了早期肝癌。通常这种类型的患者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可以根治。

与此相比,另一部分患者就很令人惋惜,年纪很轻。患者有乙肝家族史,但从不去看病,也不参加单位体检,感到肚医院。B超发现肝脏肿块,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肝脏肿瘤。再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有乙肝病毒大三阳。肝功能检查,转氨酶一直有波动,病毒复制也很高。问及病史则从来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时候发现的肿瘤,很多是多发的且部分肿瘤已经长得很大。这类病人就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通常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谢青强调,乙肝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长期管理也很重要。对于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还是母婴垂直传播。“体液、血液也会传播,但一般的接触不会有问题。除非血液传播、皮肤黏膜有破损,通过破损黏膜传染。”谢青表示,无需对乙肝患者敬而远之,也不要歧视患者。

坚持抗病毒治疗

从年中国完全实施乙肝疫苗加上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免疫预防,尤其是对新生儿的接种,为中国乙肝的控制做了很大贡献,乙肝的感染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从原来9.3%左右,下降到目前7.2%左右。

“现在北上广等经济比较发达、医疗资源比较多的大城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1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率不到1%。”谢青表示。

即便如此,中国现在仍有约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万例,所以乙肝的防控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年到年全球要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个任务其实任重而道远。

乙肝疫苗是预防,如果病人已经感染上乙肝病毒就需要及时就诊和积极治疗。

谢青介绍,目前,全球有两大类的抗病毒治疗,一类是核苷类药物,一天一片的口服抗病毒药,还有一类是通过对机体免疫力的调整达到控制病毒目的的干扰素,国内用得比较多的是长效干扰素。这一类药物兼有双重作用,长效干扰素类药物不仅可促进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而且乙肝e抗原血清转换率高,是目前实现停药后稳定应答的主要选择。

“口服药需长期服用,只有病毒管住了肝功能才能保持得比较好,将来疾病进展会少一些,但是药停掉以后病毒又反弹上去了,甚至有些病人肝炎又活动了,所以服用口服抗病毒药物的病人一定需要定期随访、不可随意停药。”谢青表示。

实际上,乙肝是在受到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后导致的免疫性的病毒性疾病,所以治疗过程中仅仅抑制病毒还不够,一定要把机体的免疫力调整过来,免疫力占上风后,再把病毒控制住,这样停药后才不会复发。

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是把病毒控制住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但是还不能完全把病毒消除掉,需要长期用药。一旦停药很容易复发,导致更重的肝炎。

“年纪大的病人还比较愿意接受这种治疗方式,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一天吃一片。但刚刚发病的年纪轻的患者,让他吃一辈子药就会觉得思想负担很重,每天吃一片尽管肝功能保持得好,病毒也管得好,也可以正常上班,但总会觉得没有尽头。”谢青告诉我们,很多年轻患者会感到沮丧,总感觉自己是一个病人。这种状态,不仅对患者目前的生活状态不利,对患者将来的婚姻、生活、工作也同样会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

“口服抗病毒药物对中国病人病情的控制做了很大的贡献。”谢青解释,但口服抗病毒药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是可以明显降低肝癌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阻止肝癌的发生,尤其是已经发生肝硬化的患者;第二是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难以停药。

对于一些不想长期用药的患者而言,长效干扰素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全球各大国家的指南包括欧洲、美国、英国、亚太和中国的指南中,都将干扰素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一线选择,但短期费用相对比较高。

争取“临床治愈”

慢性乙肝到底能不能治愈?这是很多患者都特别关心的问题。在谢青的病人中,也经常有人向她抱怨,得了这个病就好似没完没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提到了三个治疗终点:

第一,可接受的治疗终点:即患者的乙肝病毒已降至检测不到的程度,却不能停药,否则极易复发。

第二,满意的治疗终点:即停药后持久的病毒学应答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此阶段患者在经抗病毒治疗后,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这就意味着部分患者可在停药后保持稳定。

第三,理想的治疗终点:即停药后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伴或不伴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也就是通常上讲的“临床治愈”。临床治愈要符合四个条件:HBV检测不到、转氨酶正常、e抗原转阴、表面抗原转阴或者同时表面抗体阳转。

“去年指南增加了一点要求,让有条件的病人能达到临床治愈。”谢青解释,一部分病人是需要达到临床治愈的,而且是完全有条件达到临床治愈的。年中国新版指南的目标和年4月在欧洲召开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年会(EASL)上的宣言是不谋而合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临床消除肝炎,一是指做好预防接种免疫,二是患病以后控制住病毒,达到临床治愈。医院对病人的治疗一定要追求更高的理想的目标,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谢青告诉我们,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口服药停药以后会复发,需要重新认识干扰素在乙肝治疗当中的作用。干扰素在乙肝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口服药只能控制病情,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干扰素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部分病人可以通过干扰素达到临床治愈;第二,停药以后有些病人可以保持不复发;第三,停药以后有效果的病人,患肝癌的几率可以大大降低。

最近国际上发表的最新数据显示,干扰素和口服的核苷类药物相比,随访患者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内,有些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的病人还是发生了肝癌,但是打了干扰素的病人,没有一个发生肝癌,说明干扰素有免疫调节的作用,能降低肝癌发生的几率。

当然,怎么用药,用什么药,在临床上医生都有判断标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用干扰素治疗,也并非用干扰素治疗之后就一定能达到最佳效果。

谢青举例,一些乙肝患者转氨酶比较高,说明机体在免疫清除的阶段,加干扰素效果比较好。“现在一般选没有胆红素升高并且转氨酶比较高的病人,比如2到5倍但是不要超过10倍。这类病人用干扰素往往效果比较好。”

她认为,这类病人往往年纪比较轻,可以承受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可以坚持完成整个疗程。而且,年纪轻的病人不希望长期用药,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临床治愈。

用干扰素之后观察病人24周的应答情况,如果效果好,再持续用药到48周,甚至还可以通过RGT的治疗,根据应答的情况进行调整。干扰素治疗一定要个体化地治疗,选好接受治疗的人群,在治疗过程当中根据一些指标来精准地治疗。

从数据来看,如果在治疗之前选好优势人群,加上24周的治疗应答评估,根据病人表面抗原水平,这些病人如果应答比较好,达到满意的终点的比例就能够到50%~60%。在谢青看来,回到十年前,这个数据根本不敢想。

适时减压增强免疫力

每次遇到谢青教授,她总是风风火火、忙忙碌碌。聊起从事了28年的职业,她感到骄傲、欣慰,即便原本只是阴差阳错进了感染科,这个让外人看来有点“危险”的科室。

回忆学生时代,谢青也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本科就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因成绩优秀,连续三年拿到校奖学金第一名,直升硕士。原本,她想在基础医学院搞基础研究,但阴差阳错进了感染科,“对我,那时候就是一个转折。”谢青笑着说,当时刚进入感染病学科,家人、朋友都有点担心,总觉得感染病学有危险。

对于“危险”,她并不否认,但她认为感染科医生看似在最危险的地方,实际上却是在最安全的地方。“因为我们非常注意消毒隔离,接触、防护都很规范。”在和学生上课的时候,谢青也告诉他们,感染病学科的确不容易,但也有很多机遇。特别在病毒性肝炎这块,发展、进步非常快。原来很多不可治、不可控的病人,现在变成可控、可治愈,对做临床的人而言是莫大的欣慰。

这种欣慰,也让谢青愿意每天都顶着工作压力坚持到底。当然,人总有累的时候,压力虽然是动力,但绷得太紧,也会让身体感受到异样。“现代人,工作压力都很大,节奏快,机体免疫力会受到影响。”

谢青一直强调机体免疫力对身体的影响,“比如外来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免疫力强的,即使少量病毒或其他微生物进入体内,也可以通过自身免疫防御系统被清除。但如果免疫力低下,就容易发病。”

对她而言,减压就是心态的调整以及适当地休息、放松。心态上,知足常乐很重要。休息,就是睡眠。累了、倦了,好好睡一觉就能恢复很多。如果还是没用,那就出去“买买买”吧。“逛个街,买点东西,就开心了。女人,买东西总归能释放掉很多压力。”说完,谢青不禁自己都笑出了声。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ysjk/5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