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时如何做健康告知教你避坑小技巧

2021-10-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期在帮助客户投保时,碰到很多体检异常、身体微恙或有过就医记录的人,当我询问健康状况时,回答五花八门,甚至不少人已经掉入坑。

所以,我根据身边的实际案例,整理出健康告知时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希望能帮助大家规避投保时的坑和未来可能存在的理赔风险。

错误一:我没住过院,我身体没问题

这是我在询问健康状况时,听过最多的回答。

案例:D女士,很早前就有保险意识,身边围绕着不少保险代理人给她推荐产品。当她陷入众多产品中做对比无法抉择时,来询问我的意见,我问及健康问题时,她说没什么问题,就是从怀孕到现在,一直有甲亢,服药3年多了。我告知这种情况暂时无法购买商业保险时,她表示以前的保险代理人从未问过这样的问题,还差点直接投保某款重疾险。

正确做法:将甲状腺功能控制正常后,再选择核保宽松的保险公司投保。

备注: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没有住院就查不到医疗记录,保险公司的调查手段多得很。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或是体检记录,只要健康告知问到了,都是需要如实告知的。虽然有些疾病一般都不需要治疗,但对买保险却影响不少,有可能需要加费、除外、延期,甚至拒保,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否则日后理赔就很容易产生纠纷。

错误二:业务员没问,所以我不用答

健康告知是投保前最重要的程序之一,但部分保险从业员或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因急于出单而枉顾客户权益,直接略过了帮客户做健康告知这一项。

案例:朋友Z女士,5年前查出小三阳,但两年前没告知直接投保某安福,我问为什么不告知,她回答:业务员没问!

但保险是以合同作为赔付标准的,我翻开她的保险合同,健康告知里询问“有无乙肝病毒携带”时,赫然填着“否”。所以这份保单有没有效,只能听天由命了。

正确做法:投保前提交检查报告,如实告知小三阳携带史,接受某安福的加费20~30%后再投保。

升级做法:向核保宽松的保险公司如实告知小三阳携带史,争取不加费标体投保。

备注:不同的保险公司对同一体况会有不同的核保决定,有身体异常时,可以同时投保多家保险公司,然后选择核保结果最佳的进行正式投保。

错误三:明知是误诊,仍然直接告知

案例:客户P先生,一直血压正常,但在单位安排的一次体检时,因赶时间上下楼奔跑,导致检查时血压值异常,却在没有做进一步确诊的情况下,直接提交体检报告投保某安福,结果加费30%,保费倒挂%(保额21万,保费1.2万/年,交费30年)

正确做法1:体检发现血压异常时,静坐10分钟后要求重新再查。

正确做法2:如果体检结果已出,无法更改,去医院挂内科复查,说明情况自证血压正常。提供体检报告+医生新出示的诊断报告,再进行投保。

错误四:担心拒赔,全部告知

还有些朋友对理赔过分担心,为了避免以后扯皮,力求把过去几十年的病史全部告知保险公司。例如几年前的感冒发烧、身体擦伤等,甚至把一些没有确诊,仅仅是自己猜想的“疾病”都悉数告知,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核保员的工作量,有时候还会影响到自己正常投保。

案例:L先生最近睡眠不足,经常觉得头痛。如果如实告知了,但又没有具体的检查报告,有些核保员出于谨慎考虑,可能就会直接延期。

备注:有问就答,不问不答。我国大陆实行“有限告知”,即问什么答什么,没问到的可以不用告知。这点在《保险法》第十六条也有规定: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询问被保险人的相关情况,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换句话说,保险公司没有问到的,投保人无需告知。

错误五:健康告知随便填,两年后一定赔?

说到健康告知,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种说法:买保险时,健康告知可以随便填,就算带病投保,《保险法》规定两年后就一定要赔。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保险法》第16条:投保人有义务如实告知健康情况,否则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但合同成立2年后,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如果出险,应当理赔。

假如仅按字面意思理解,确实会让部分人产生误解。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超过两年仍然被拒赔的案例比比皆是。

案例:王某在年投保了重疾险,年申请“终末期肾病”理赔。但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王某在投保前就已经确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于是发出了拒赔通知……

王某这种是典型的未如实告知,虽然已经熬过了四年,最终经过法院审判,还是维持了拒赔结论。所以,《保险法》中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不是投保人隐瞒投保的免死金牌。

总结:

有的人对健康告知不以为然,也有的人认为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用来拒赔的洪水猛兽,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

作为保险经纪人,我会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避坑,在买保险的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在文章底部点个“在看”吧

也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yf/11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