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ldquo肝硬化肝癌,肝炎,大小

2021-10-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展臂护日月转目炼肝魂

本式的动作简单,从名称中就可以领会到习练本式的主要动作及所起的主要作用。

本式主要练肝,非常重要。本式中有的意念、动作是促进混元位之生发功能的关键之举,有的发音所产生的振动,又是借肝气打开中宫混元窍的诀窍。因此,对本式需认真、深入的习练。

有关穴位及手诀式介绍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天目:以两眼内眦连线为底边向上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处。

照海:在足内侧面,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上星:在头前部,头部正中在线,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日月;在上腹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肝诀:大指压三、四、五指指甲,并将其围成的指环弹圆,二指直伸。

与肝有关知识介绍(示范)

解剖学中对肝的位置的描述:肝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只有小部分延伸至左季肋区,大部分为肋弓所覆盖,仅有腹上区左、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解剖学中对脾的位置的描述:脾位于左季肋区,恰与第9~11肋相对,脾的长轴与第10肋相一致。正常情况下脾在左肋弓下不能触及。

肝在腹腔中,上临膈膜。位在两侧胁肋内(在现代医学中左肋内是脾脏,有贮藏血液与生淋巴球及噬菌体之功能。与中医理论“肝藏血”、“肝者将军之官,使之以候外”之功能符合,故我们把它视为肝。中医理论也有“肝体在右其用在左”、“肝主两胁”的说法)。标位在期门、日月穴。

肝主筋,身体里的筋包括肌腱、部分神经、肌肉的筋膜和一部分结缔组织。肝为少阳之脏、主魂灵,主生发气机,具有生发之功能。生命体中气机的生发就是由肝脏来主管来统帅的,肝属木,木有柔和之性,要很柔和才能生,不柔为僵,柔是肝的正常之性,正常的柔中具有刚阳之气,真刚要特别柔软。如好的宝剑可以削铁如泥,可围在腰中做腰带,就因为它柔才可以刚,不柔之刚则脆、易折。肝主身体内的刚阳之气的生发,所以对于肝脏来讲,要求人性格要柔,能忍耐,不急燥。肝主情绪为怒,肝的气化为生,主生气、生长、生成、生育。肝受到怒的刺激能生气,能把生发之气调动起来去增强肝脏的功能。肝气需要生发,但还需要调达疏散,去营养周身,所以肝又主调达发散。

如果肝生发的气多了,运不走,淤结住就会难受,甚至得病,若能在练功时,主动自觉地制造点怒气,便能帮助肝脏气机的生发,再随着练功的动作发散出去,就能起到营养周身的作用。肝开窍于目,与眼睛有关系,所以用瞪眼转目来练肝魂。肝的声音为呼,肝生了气,人容易大声呼喊,所以在练肝功发音时要有带怒气呼喊的意思,不能细声细气和风细雨的。

情绪配合

肝之情绪为怒,怒有助于气之生发,气机上冲,俗称生气。激怒失控时外部表现会立眉瞪眼,面红耳赤,直至怒发冲冠,内部则气血散乱,可以导致吐血、呕吐、腹泻,严重时能致人死亡。亦有人怒后气生发而不能正常运化,怒而多郁,在体内生发之气不能正常运化而呈现壅结之病态。练功时意想作怒,此怒可控,气生发而不淤结。肝主调达,练肝功时胳膊展开,通过本式使之运化全身,从而强化练功效果。如何引发自己怒的情绪呢?眼睛一瞪,再从眼里边一抽一紧,带着外眼角往上一挑,怒的情绪就有了。

动作讲解

本式分为五个部分讲解。第一部分:左手掤出,左转点指;第二部分:右转左手点指;第三部分:右手掤出,右转点指;第四部分:左转右手点指;第五部分:掐诀发音。

第一部分:左手掤出,左转点指

讲解:

接上式,松开脾诀,成掌心相对,指尖向前,指尖引动两掌向腹的前下方伸出,当伸至两大臂放松至于体侧时,两小臂交叉合拢;右小臂在上,掌升至左乳部位,同时左手掌心向内收至右肘下,左手指尖不能超过右肘尖。然后右手从左乳房部位斜行下落至右肋部呈横掌,按住期门、日月穴,掌的下缘与肋弓相平,中指尖不超过体中线。与此同时,左手变阳掌,虎口带动掌臂从右肘下向正前方掤出,与肩等高,目视食指端,体随臂运行,以臂带动向左转身,至90°掐肝诀,继续转身,左臂直指正后方,变阴掌,变阴掌同时肩带动掌腕微回缩,然后指尖带臂向外点出。一缩一点,共点八次。掌指向后点缩时,要配合两肩部的伸缩,掌指回缩时,肩往回收,对侧肩微前扣,带动臂掌按肋,外点时按肋之掌微松,肩关节微后收,好像往对侧肩部传动,外点臂的肩、掌指都

外抻。

第二部分:右转左手点指

讲解:

点指八次后,以臂带动身体回转,至体左侧90°变阳掌,转回到正前方,再转向右侧至90°变阴掌,继续转身的同时屈小臂,掌臂直指向正后方。左臂带动掌腕微回缩,然后指尖带臂向外点出,一点一缩,共点指八次,点指的详细要求见第一部分,左小臂外展伸直,回转至90°变阳掌,掌臂带动身体回转至正前方。

第三部分:右手掤出,右转点指

讲解:

左手回收到右胸前近乳部,右手沿腹横向左肋部,转成阳掌,置于左肘下方,右手中指尖不过左肘尖。左手松开肝诀,斜向左侧肋部的期门与日月穴回收,掌心敷于肋部,与此同时右掌从左肘下阳掌向前掤出至正前方,与肩等高,目视食指端。以臂带动向右侧转身,至90°掐肝诀,继续转身至身后,变阴掌,掌指向后方点出,一点一缩,共点

八次。(有关动作讲解见第一部分

第四部分:左转右手点指

讲解:

八次点指后,以臂带身回转至右侧90°变阳掌,转回正前方,再向左转至90°变

阴掌,继续转身屈小臂,掌指向正后方点出,一点一缩,共点八次。小臂回转外展,伸直至90°变阳掌,回转至正前方。

第五部分;掐诀发音

讲解:右手落肘回收,掐肝诀并将其指环扣于日月、期门处,左手变成肝诀,扣日月、期门处,指尖向下指地,大臂自然放松,自然吸气,呼气发音,发“tü-ju-ling-”音,共五次。

意念((((体会))))

习练此式从始至终都要有怒的情绪。两手交叉合拢时要有向身体内拢气的意念。点指臂回缩时,对侧掌按肋,意念送入深处,好似把通过点指臂回缩时引回的气深入肝部,使外气入内以养肝。外点时按肋之掌放松,肩关节微后收,好像往对侧肩部传动,外点臂的肩、掌指都外抻,似乎把肝气通过点指臂的外抻引肝气内通于外。此式要求目不转睛看着食指端,注意力从肋部的日月穴上合于头部的上星穴(鼻中线直入发际一寸),意念也要带上照海穴。以两眼内眦连线为底边向上连成等边三角形,意念集中到以此三角形为底向头内所形成的正四面体的顶点处,然后,两目集中看着食指端,天目穴就会自然地起变化。当左右换式,右手从右肋部推向左肋部,意念把肝之气推到中宫混元位地带。若连续做左手亦然。

发音

“tü-ju-ling-”(tü-拘-灵-)

“tü”这个音是喷气音,用舌尖先顶在上颚上,用气流把抵点在上颚上的舌尖一

冲,“t”就发出来了,发“ü”要变撮口,但不能撮的太多,发“t”的同时变撮口,

“tü”就发出来了,“t”、“ü”不能分开,要一起发,才能体现肝脏的刚阳和开展

之性,发音要轻但要有爆发的力量。肝脏是刚阳之脏,中医里讲:“肝者将军之官,使之以候外”是对外的,所以过去技击时发“tü”、“tuo”(托)向外发气打人会非常厉害,再如念“ta”(塌)音,这些音都是引气外开、外冲的,发“t”气是往肝上冲的,而五元庄中练肝发音不是把气外冲,而是要促使气机生发、开展,但又不能使气全部外散,因此在发“t”音时,后面加上个“ü”为的是使气回收,使之不外散。发“tü”时,两肋、心口部有振动感,也牵动脾宫,右肋更明显,细体会从生殖器周围也往回动,因此,发“tü”要短促,不宜太长,发的太长就变成“ü-”了,肝本身是往外开散的。音发的太长生发、开展的作用就小了,而成了收的作用了。发“tü”是肝气往外开发的,一发音,用意念带着气往外开发,作用就更强了。“ju”(拘)关键主收,发音时,嘴角往一块挤,要求当中挤,两头开:口的当中部位往里挤,口唇是开的,喉部是开的。一发“ju”气是从肝脏往混元位揪,往当中挤,往混元窍聚,还拉着肾也往这里聚,如果要往混元窍中聚气,就发“ju”(拘),“拘”就是“聚”的意思。如果发音时配合意念也往混元窍聚气,作用会更强。“ju”与“tü”发音法基本相同,只是“ju”(拘)嘴合拢的多一点,目的是把气压一压,肝气不致升发太过,使肝气收拢往混元窍走,因为肝主升发,如若肝气升发太过,致肝气横肆,那样容易生气发怒,所以练肝还要把气收住。

发“ling”(勒英),是要牵动脏真混元气往当中走,往中宫上走,而且还牵动神。

肝藏魂,灵和魂有很大的关系。发“ling”音最好是一声转二声,即“l?ng-líng”。

发音时心下混元位会产生一种振动,振动点即混元窍,相当于旧说绛宫所在位,是古功法中练气化神之所,我们可集神于混元窍位而聚气于此。

此窍是练五元庄关键之所在,发“灵”一声转二声可以帮助开混元窍,但练肝这一脏的时候,发“tü-ju-ling-”音不要往“líng”上转。发“ling”音需心存目观,发“ling”音时,意念应有“灵”的含意,这个“灵”是“灵通”、“灵明”的意思,是魂的作用,但发音时重点不是要魂意识的作用,而是要体察两边肋和混元窍的下面这三点所连成的月牙似的部位,实际是“心如偃月”。发音时想到这里很灵明,念“ling”的时候,意念里是个“灵”(líng),肝的灵光集中到那练灵明,当然这个灵还可以往上升。因为肝藏魂,魂属阳。魂是意识活动的一部分,必须要灵,魂不灵、呆滞,人表现呆傻(俗称魂丢了),甚至危及生命活动。

要点小结

(一)习练本式从松脾诀即要睁眼,到发音时方可闭目,做动作时要瞪着眼睛,最好不眨眼睛,流眼泪也不要管,这样一方面练目力,再有另一方面是练肝的刚直之性,练魂的刚阳之性。点指时瞪眼看指甲,翻掌运转时要看指肚。

(二)因为肝主筋,筋要舒展,肝气要通畅、要调达、疏散,练肝这一脏做动作时也要舒展、调达,以符合肝之特性。

(三)掌指向后点缩时,要配合两肩的伸缩。掌指回缩时,肩往回收,对侧肩微前扣,带动臂掌按肋,意念送至深处,使外气入内以养肝。外点时按肋之掌微松,肩关节微后收,好像往对侧的肩部传动,外点臂的肩、掌指都外抻,似乎把肝之气内通于外。

(四)旧时有个开天门的咒是“我今请得三光照”,有人便以为有太阳神、月亮神、星星神,要请这些神来帮助开天门。实际上这是古时练功人用的一个隐语,身体上左右都有日月穴,左为日,右为月,上星为星,日、月、星这是“三光”,“照”实际月指照海穴,练功时注意力从肋部的日月穴上合于头部的上星穴(日月穴与上星穴形成的三角形为大三角),同时意念也要带上照海穴,这称为日月星三光照。同时还要照顾到小三角(以两眼内为底边向上形成的正三角形),意念集中在以小三角为底向头内形成的正四面体的顶点处,这样两目集中着看指端,天目穴就自然起变化了,意念集中在四面体的顶点处,对于开天门、开天目都有极大的帮助。

(五)当左右换式,右手从右肋部推向左肋部时,意念把肝之气推到中宫混元地带。这是融肝气于混元位,促进混元位之生发功能的关键一举,切勿等闲视之。若连续做左手亦然。

总结

此式主要是培益肝脏之形、气、神,尤其发“ling”(灵)音时,心下(旧说之绛宫

部)会微微振动,此系借肝之气打开中宫混元窍的决窍,晓此位置,方能自觉地把五脏脏真之气聚于该处进行混化。

相关阅读

通过贯顶来看自我的实质

虎形披气(一)

智能气功九大特点

增加脑力的呼吸锻炼

增加精力的调息

修习静态的身形各部要求(2)

修习静态的身形各部要求(1)

明确练气功的目的

练好智能气功的二十五个窍门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分享

官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yf/11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