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热性药回顾总

2021-7-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药性赋》选讲热性药回顾

热性药(完)

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灶下火足,水谷化

  我们从荜拔一直讲到橘皮,一共讲了六十种温热药,这六十种药,以热性为主,但当然不全都是温热之品。

  我们学习时要把握住疗寒以热药这个大方向,那么用这些药物时,就不会有大的偏差。

  《黄帝内经》认为,寒者热之。说白了就是在天冷的时候,你就想烤烤火,取取暖,肚子凉了,想喝碗热腾腾的粥,就是这个意思。

  而用这种带有温热性的药物来治疗各类寒冷性的疾病,这就叫疗寒以热药。

  今天我们来对这些药物做一个回顾小结,看看这些药物主要能够针对哪些脏腑疾病进行调理。

  我们要把五脏六腑寒冷性的疾病,看成是不同脏腑,不同部位出现了冰雪天地,我们要让那地方大地回春,就要帮助那里,制造一股阳气,中医叫做制阳光就能消阴翳,春阳发动,就能化冰雪。

  所以温热药你首先要明白它是归哪个脏腑的,用脏腑辨证来看这些药物,思路就容易理顺。

  比如一个病人肚子容易冷痛,吃了不干净东西,或生冷之品,容易拉稀,或者吹了空调风扇后,很容易就泄泻,水谷不化。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这是脾胃出了问题,脾虚则湿泻,脾胃为什么出了问题呢?因为脾胃阳气不够了,因为生冷之物损耗了阳气,因为风寒冷气,消耗了阳火。就像你灶底下火力不足了,锅里的水谷当然煮不熟。

  于是就容易表象一派水谷不化,生米煮不成熟饭的状态,五脏得不到脾胃煮熟食物的供给,就很容易缺乏精气而罢工,所以治疗各类寒证,不管是哪个脏腑,大家都要一针见血,找到脾胃中去。不管哪个脏腑寒冷,都离不开脾胃,因为脾胃是周身各个脏腑组织,水谷精微、阳气的来源地。就像一个人一天能够干活,跟他吃饭分不开,而所有的饭菜都是从灶炉里制造出来的。既然灶炉火力不够,我们就要温中助阳补火。

  故荜拔、荜澄茄、川椒、干姜、白术、高良姜、胡椒、砂仁、白豆蔻、红豆蔻、丁香、肉桂等,不用说了,这些药物大都能够温中散寒,帮助中焦脾胃运化水谷。说白了就是往灶炉底下加把火,那么这灶炉煮起水谷来就有力,水谷能彻底腐熟,就能为我所用,很容易被消化。

◎厨房就是个小药房

  大家看这些药物有什么特点?很多人一眼就开出来了,原来这些很多都是调料,都可以作为食材,而出现在厨房里,比如川椒、高良姜、胡椒、砂仁、豆蔻。

  你想想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一尝在嘴里,不是辛辣的,就是温热的,吞到肚子里,觉得胃口大开,食欲大振,好像消化能力一下子增强了一样,这就是中医厨房里的智慧,一个厨房就是一个小药房。

  为什么厨房里要放这些食材,因为食物适当放些调料进去,人吃了有胃口,而且容易消化,同时能提高脾胃运化水谷的能力,就像在灶底加把火,让食物煮得更透,更容易为我吸收,为我所用。

  所以有个病人他经常拉肚子,一吃点凉冷的,大便就不成形,一看舌苔白腻,脉濡缓,明显脾胃阳火不足,你一旦辨出这个证后,办法就多了,可以建议他搞点食疗,用荜拔高良姜之类的药物煮粥,也可以建议他搞点中成药,比如桂附理中丸。在这些理中温中之品的作用下,他肚腹马上热起来,胃口大增,泄泻遂止,原来里面含有干姜,而《药性赋》里不是讲干姜暖中吗?

  你中焦得暖,就像锅中有火,你水谷怎么会不熟?当然你也可以建议,叫他搞个泡脚方,泡脚为什么能够暖脾胃呢?就像按足三里,为什么能够加强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

  因为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四肢皆禀气于中焦脾胃。通过对四肢进行按摩,或泡脚,可以让热力循经传导,令脾胃中焦温暖起来。

  所以搞点川椒,晚上煎水泡脚,对于秋冬天手脚容易冰凉,胃口又不是很好,甚至肚腹容易冷痛的病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既不用服药,又能够起到效果的小招法。

◎七分饱胜调脾剂

  当然有人说,如果是小孩子脾胃不好,容易冷泻怎么办?吃药不方便,泡脚也麻烦。当然你首先要懂得护养孩子,怎么护养呢?

  七分饱胜调脾剂,小孩子脾常不足,最容易因为饱食过度而吃伤,一旦吃伤后,就发育不好,容易感冒,反复吃伤就会反复得病。因为孩子处于发育快速期,他欲望的需要,远远会超过他脾胃承受能力。

  你如果家长不懂得给娃子踩踩刹车,帮他控制控制饮食,孩子很容易吃过度,因此吃伤脾胃,吃伤身子。故孙思邈说,很多疾病,病因不在外面,而在里自己身上,就是你自己饮食没注意。万病横生,年命横夭,皆由饮食之患。

  在懂得保健养生的前提下,你再考虑用药就比较稳妥,这也是我们讲这热性药反复强调的一点。反正不管怎么样,治病必须养生先行,用药随之,没有养生为先导的用药,那是不可能真正根治疾病的,这点很重要。

  这也是我们讲《药性赋》之所以反复要讲疾病是怎么得的,人又该从哪里入手去调身子,病人自己能够尽多大努力来保护好自己,而不是所有问题,把责任通通推给医生,这样就对自己身体太不负责了。

  就像你明明知道《黄帝内经》讲大饱伤脾,却天天胡吃海塞,吃完后胃胀腹泻,又到处找胃药,这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折腾身子。所以懂得养生要七分饱,这时孩子脾胃不好,就好调理了。

  首先不管怎么样,每顿饭不要让他吃撑,零食饼干宵夜之品,要少给他吃,三餐尽量规律,不让他吃生冷之物,这本身就是最高明的养护脾胃之法。在这基础上你再随便买点丁桂儿脐贴,这里头含有丁香、肉桂、川椒之类,温暖脾胃之品,很容易让孩子肚腹暖洋洋,消化能力增强,身体禀水谷气足,就容易强壮。

  如果你都嫌买这丁桂儿脐贴麻烦,那你自己随便搞点川椒、干姜、丁香、肉桂,说白了就是厨房里面的一些香料,打成粉给孩子贴到肚脐上,孩子就没那么容易泄泻,更不会一受凉就拉肚子,你想想懂点中医的常识重不重要?非常重要,你碰到疾病就不会慌了手脚,就能想到各种对策招法。

◎热腾腾的汤水

  上面我们讲到通过暖脾胃来让五脏六腑温暖,可以治疗饮食生冷伤中焦,导致的各类寒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果寒凉之气从外面进来,最容易伤哪里?

  伤的是人体的肺表啊!因为肺主皮毛,皮毛就像人体的长城,五脏六腑的边疆。如果风寒之气从这里进来,我们就要按原路把它们赶出去。

  哪里来的从哪去去,中医叫给邪以出路。那用什么方式给邪以出路呢?最常用的就是汗法,汗法在八法里头,排行是第一位,你就知道它是多么重要。

  《黄帝内经》讲善治者治皮毛,你如果把汗法领悟透,不单在小病状态,就把病邪请走,根本没有得大病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些疑难杂病,也可以通过用汗法来开一条捷径。古人说诸症当先解表,表解一身轻。就像把外敌赶跑,富国安民,就更好治理,人们就更加安稳。

  故在这热性药里头,《药性赋》明显提到,麻黄表汗以疗咳逆,葱为通中发汗所需,还有用发散以生姜,以及下气散寒以紫苏。这些都是非常常用的解表药。你想想,天气一变化,人就很容易感冒,一年四季,一个家庭该有多少次感冒啊。如果你就懂得用汗法来治疗,那么你可以少吃很多药,少受很多病苦。

  很简单,有个中医爱好者,刚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健康成长的,他只知道每次自己感冒发烧,身体不舒服,奶奶或者妈妈就从厨房里端出一碗热腾腾的汤,有时非常酸辣,有时有很甘甜,有时吃了肚子暖洋洋,有时吃了长辈就会交代赶紧到床上把被子盖紧,马上就出一身汗。汗出一身轻,本来身体僵紧紧,怕冷的感觉,随着热腾腾的汤水喝下去,出身汗,那种不适之感,立马就消失了。

  而其他不懂得用这中医小招法的家人,在孩子稍微得小病时,不知道如何去调,等到拖延成重感冒时,医院治疗,没有五七天根本恢复不过来。

  这就像拔草一样,小草在刚出现萌芽状态,你轻而易举就把它拔掉,可一旦长大成棚,跟庄稼绑在一起时,你努力拔又容易损庄稼,不拔庄稼又长不大,这时就左右为难了,即使拔掉后,也要让庄稼损伤不少元气,所以有病早治,无病先防很重要。

  那么究竟这长辈们从厨房里端出来的热腾腾汤水是什么呢?太简单了,有时是葱姜汤,有时是姜枣茶,有时是大蒜跟白糖,有时是紫苏配葱花,你如果懂得些中医常识,就知道葱姜汤,治寒气伤,姜枣茶,可以医痛经,大蒜配白糖,可以治疗腹痛拉肚子,紫苏配葱花,既可以外散风寒,又可以内调气滞。

  所以一个家庭懂得些中医常识,他的孩子是幸福的,这个家庭就多份安宁,中医是人生最大的保险,是人生的必修课,而且是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有人说,要熬熬这些汤水,也太麻烦了,以前家里长辈才这么做,不如感冒时买个白加黑,感康来得方便。

  其实你知道老用各种药物,身体是很容易耐药的,而且经常服用各类抗生素消炎药,身体抵抗力会下降,但你吃这些药食同源之品,非但你不会有这些担忧,反而能够强壮身子,所以有不少病人反映,药片虽好,赶走了风寒,却吃伤了胃,治好了病,人却好长一段时间没精神。

◎搬砖加姜枣茶

  而吃这些自然的草药,来调自然身体的疾病,却很少这方面的副作用。

  当然你如果懂得养生,你可以在养生层面上下手,那样就可以在小病截断截断扭转,不需要非得吃药。你看张仲景也没有建议大家一得病就马上吃药,他在《伤寒论》上讲,一个人四肢才刚刚觉得困倦滞塞不通,马上你就通过导引吐纳,不要令孔窍堵塞,气机瘀滞,稍微让身体发发微汗,马上气血冲和,病不得生。

  这太高明了,通过导引吐纳,来发微汗,祛外邪,调内气,也只有善养生者才懂得这点,大家不要把导引吐纳看得那么高超,好像只有大内高手才能办得到,而自己这些平民百姓似乎连边际都摸不着。

  其实不然,大道至简,导引吐纳也很平常,你完全可以无师自通。有个中医爱好者,他以前很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吃发汗药,虽然好了,但一段时间,精神都不太好,得半个多月才能恢复过来,这样他感冒时就不太想吃药,但不吃药又不能治病,怎么办?

  他自己就琢磨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就是汗法,既然吃药的目的是发汗,我通过运动小劳其身,来让身子微微发汗,气血对流,不也是在祛风寒吗?

  于是他说干就干,每次感冒的时候,他就放下手头工作,在避风的院子里搬砖,记住不能吹到大风,而且锻炼身体,不能锻炼过度,过度了反而是操劳劳累。

  这砖本身又不重,把一堆砖一个个从这面拐角搬往那边,来回上百次,内衣马上湿透,然后回去换掉,再喝碗热腾腾的生姜红糖水,立马浑身暖洋洋,神清气爽,略微困倦就睡个觉,一觉醒来,头晕脑胀,鼻塞怕冷之症通通都消了。

  如果不行的话,再多搞几个下午,身体也很快好起来。大家想想这导引吐纳是不是很简单啊,说白了,导引就是运动四肢,吐纳就是深呼吸。

  你通过干活,不就是运动四肢,深呼吸吗?他就相当于用了汗法,用了一剂麻黄汤,尝了一碗姜枣茶。

  所以那些每天都能够适当运动锻炼的人是幸福的,那些回避运动出汗,连外出都打着太阳伞,擦着防晒霜的女子,坐在卧室里也马上把窗户关上,让空调开大的人们,身上疾病就比较多。

  因为你讨厌出汗,疾病就会喜欢你。《黄帝内经》叫形寒饮冷则伤肺。老让自己形体肌表受寒,让肠胃饮冰冷之物,这样你的第一层防线金钟罩肺就会破掉,这样感冒就会不断,天气一变化,身体就吃不消。

  你只有让自己阳气鼓动起来,令温热之气,布满肌表,体质就会日日强壮,寒气不得入,疾病不得生。故每天都能运动半小时,一小时,出身汗的人,他就等于每天都做一次汗法,虽然没有吃药,却胜似吃药。

  古人说不服药得中医,你真正懂得不药而药,懂得在养生里头体悟汗法之大意,那你才是真正厉害的中医。

  所以大家既要懂得在生病时如何用药调理,更要懂得如何通过导引吐纳在养生层面上防病于未然,截断疾病于已成。

◎绳索捆绑要解放

  我们讲了入肺的一些热性药,这麻黄,就像把肺盖打开一样,所以肺气闭郁的咳嗽,就会舒坦。这葱像把毛孔通开一样,出点汗,寒邪就散。

  我们发现这入肺的温热药,它有个特点,就是令肺主皮毛功能加强,让皮毛发热,有助于毛窍,开合,使邪气在肌表停不住。

  外邪作用在人身体,就像绳索捆绑一样,用这些发汗的药品去解肌,就相当于把绳索解开。所以懂得用汗法的人,远远不局限于治感冒发烧,表解一身轻,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不是只治感冒发烧的方书啊!

  如果用得好的话,很多寒气直中到筋骨,把组织绑紧造成的肿瘤积块,《黄帝内经》管之叫积之所生,因寒而生。这时通过解表的汗法,可以把寒邪从原路打出体外,把寒邪的外衣撕开,积块自然容易化灭。

  所以我们读《神农本草经》时会发现有些药物,如藁本、羌活,这些明明是解表的风药,但它为什么在主治里头记载,能够主妇人癥瘕积聚呢?如果想通这点,在治疗子宫肌瘤,各类肿块里头,无疑就多了一条思路。

  只有把肿块的外周解放开来,各类活血化瘀,行气散结之品,才能冲进去,就像只有先把围墙攻破,才能够把这座城拿下。而解表药的使用,就有解除围墙约束之意。这时大家再去读《神农本草经》发现,麻黄怎么能破癥瘕积聚,阳和汤治疗阴疽,为什么用麻黄?这时通通都明白了。

◎心为太阳

  讲完肺,我们再看心,心主血脉,心主神志,所以能够影响到血脉运行,作用于神志层面的热性药,就能够治疗心脉痹阻,或者心阳不足。

  大家都知道,周身肌表,你摸上去会热,这是什么道理?是因为心脏这身体的太阳,源源不断把热气送出来,《黄帝内经》讲心布气于表。这好比太阳把光跟热布洒在地球上。不仅心布气于表,五脏六腑的阳气,心都可以敷布过去。

  所以心脏如果动力不足,阳气减少,那你五脏六腑就有得冷了。就像冬天太阳到南回归线,你北半球日照量减少,大家就只有赶紧穿衣加被,把暖气打上。所以心脏很重要,它管周身的温度。

  像我们讲到肉桂时,知道肉桂能行血而疗心痛,如果病人心胸冷痛,或者肺寒咳嗽,背部发凉,这明显是心脏阳气不够。

  结果你不用盯着咳嗽,只需要用肉桂打粉拌粥吃,把心阳制造出来,助心鼓动气血,胸背寒气化散,咳嗽自愈,冷痛消失。

  肉桂就像让你身体在冬天状态进入夏天一样,你想想冬天冷到手足发凉,关节痹痛,而在夏天这些症状纷纷减轻。所以用肉桂等于制造一个夏天的场,中医又认为心气通于夏,也是这个道理。

  既然天冷了,大雁懂得往南飞,为什么心脏受凉痹痛,你不知道喝点肉桂粥来暖暖心脏阳气呢?

◎诸窍易闭与老化

  现在很多人记忆力减退,心脉动力不够,平时痰多,这是什么道理?是心气不足,整个心窍被痰湿所蒙蔽干扰,所以眼容易花耳容易背,鼻子容易塞,甚至老是困倦嗜睡健忘,事情记不牢。

  人老化就是一个诸窍渐渐堵塞闭塞的过程,这叫诸窍易闭,这时就需要用到能开心窍的温热药,比如菖蒲。

  《药性赋》讲菖蒲开心气散冷,更治耳聋。中医认为心寄窍于耳,当心肺被痰浊蒙蔽时,七窍都会不够灵敏。

  中医看病一定要看到实质,七窍的病是五脏的问题。所以你懂得用菖蒲来打开脏气,令湿浊宣散出去,这样窍开神清,各种感知就灵敏无比。

  所以碰到阴寒蒙蔽,就像菖蒲长在溪水边,一派寒湿之气袭击,它却能够纵横开合,根结四散发展,并且带有一股极其辛烈的芳香之气,它在水中能横行四达,大有盛气凌人之意。所以作用到人体亦不能为湿浊痰涎所阻。

  在古籍中有不少报道,有些人服食菖蒲后,明显感到记忆力增强,没那么容易怕冷,而且不容易嗜睡困倦,原来都是心窍浊阴被打散,使心阳能敷布开来。

  《黄帝内经》讲,因于湿,首如裹。一个人感受湿邪,头部就像被裹住一样,你如果不用这些辛温芳烈之药,把阴实阻挡打散开,使阳气透达出去,那你的生存质量下降,永远像是地下室,或乌云盖顶一样,老是烦闷不安。一旦拨云见日,立马心开意解。

  以有些小孩子上课容易打瞌睡,又多痰湿,读书不上进,急性又不好,这时菖蒲就大派上用场。比如名方孔圣枕中丹、安神定志丸、金标状元汤,听这汤名你就知道它们是要把心气补足,心窍打开,所以菖蒲通常配人参,为什么呢?

  因为菖蒲开心窍,毕竟芳香辛散,只开一时,如果心气不足,又容易闭回去,配上人参、丹参等补气活血的药,就有一个后力支撑,就不会有开心窍,心气耗散的弊端。

◎交通警察

  讲完心主神志,我们再看心主血脉,心脑血管的通畅,对人体非常重要,所以保持这血脉通畅,必须要靠心脏阳气足够,心阳一虚,百脉就容易痹阻,当你反复用通血脉之药,发现通不开,这是什么道理?是因为心阳不足,所以你就要想到,一方面强大心阳,一方面通畅血脉。

  强大心阳常用桂枝、附子,附子乃壮元阳之方,桂枝直接强大心气。再配合一些疏通血脉的药,比如莪术,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又比如檀香,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

  所以心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导致的各种痛症,都可以从心下手,《黄帝内经》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莪术常跟三棱配合使用,能够迅速清理血脉组织的瘀滞,把外周积滞清理开,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压力负担,自然就减少了。

  那血液循环起来,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畅行无阻一样,那种容易堵塞而疼痛之症,自然解除开来。像莪术、乳香、干漆,甚至五灵脂、血竭之类,能活血化瘀的药,它们说白了就善于维持道路通畅。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管道通畅很重要,就像高速公路不能堵车,网络不能够断线,航道不能够中止,铁轨不能够断开一样。中医认为主管道的是人体经脉,经脉究竟有多重要。

  《黄帝内经》讲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你想想《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把经脉通畅放在第一位。所以导引吐纳,按摩针灸之术,纷纷因此而生。目的是把经脉搞通,维持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保持脉道高速公路畅通无阻,不会阻车塞车。

  如果一旦阻车塞车怎么办,或者出现车祸,赶紧派交警来,把这些障道的交通事故处理掉,搬运走,所以人因为跌打损伤,打架撞车,导致局部青瘀肿胀疼痛,说白了就是拿局部出车祸了,所以要找出能够清理瘀血的药物,比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血竭、麝香、五灵脂、檀香。

  这些都相当于药物里头的交通警察,专门维护血脉通畅的,只要血脉有瘀血阻滞停留,有死血堵塞在那里,它们立马过去,把这些瘀血死血,化散搬运走,中医管这种作用叫活血化瘀。

◎管道清洁工

  所以大家看,最出名的五逐瘀汤,出自于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五逐瘀汤之首,就是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麝香质量好坏,关乎到能否把脑袋里的瘀血迅速化开,所以各类交通意外,脑部阻滞损伤,有瘀血你都少不了麝香。《药性赋》讲麝香开窍就是这道理。

  它能够把瘀血阻窍打开,使血化下行不作劳。大家想想,为什么很多病人他跌打损伤或交通意外过后,虽然身体恢复了,但从此没有以前那么精神,体力大不如前,一干活容易累,容易头晕短气,嘴唇也发暗,甚至刮风下雨,周身就有莫名其妙的疼痛难受。原来是跌打损伤过后,后遗症没有处理好,没有把心主血脉功能加强,没有彻底把积血瘀血清理干净,搬出体外。

  所以有个非常善于用化瘀法的大家,叫唐容川,他说一切疑难杂病,之所以久治难愈,是由于不善于化瘀的缘故。大家想想,化瘀活血多么重要。你瘀血不化,就会留下劳损疾患,血化下行,浊阴出下窍,身心就会轻安,甚至就会清爽。

  有个病人几年前出现过一次车祸,后来康复后,老是睡不着觉,不知吃尽多少安眠药宁神药养心药,还是没法睡着。一看他嘴唇乌暗,脉象细涩,我们不看失眠的病名,直接切中他瘀血留浊不尽的病机,三付血府逐瘀汤,立马就让他血化下行,神安气定,容易入眠。

  大家想想,你如果晚上睡觉都有瘀血阴实挡道,你的心能否安下来,当然不能安了,它会加强泵血,目的就是要把瘀血旧血死血推开,看你如果心气不足,它再怎么用力泵血,也不能把胸口的石头瘀血旧血推走啊。所以搞得整天都不安难受,它难受了你也不好受,它不安了你也没法安睡。而一旦把瘀血阻滞搬运走,心脏就安稳了。

  正如把眼中钉,目中刺拔掉,就就能松口气一样。而像类似血府逐瘀汤里头的川芎当归之品,不就是最擅长于搬运瘀血,为血脉扫清障碍吗?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成管道的清洁工,道路的环保人员,没有它们大家开车在路上,都不顺心,都不畅快。

◎搁浅的船只

  好心主血脉我们讲到这里,我们再看肝。

  肝主疏泄,而肝又是藏血的,你肝血足,它才能疏泄得好,就像水库水足,自然灌溉得沟沟渠渠容易通畅。大自然管这种现象叫做水到渠成。所以大家看最能代表肝疏泄藏血的汤药,莫过于逍遥散,里头既有行气疏泄之品柴胡、薄荷,又有补养肝血之物,白芍、当归。

  《药性赋》讲当归补虚而养血,同时当归又能活血,血足后自然就活跃,如同河道水液充足,舟船无风自动,所以为何在很多妇人产后,血枯便秘或老人阴血亏虚,肠燥津枯,大便干结,这时用一味当归饮,重用当归0克,大便马上润通,如搁浅在岸边的船只,得到水液承载一样,中医管这招叫增水行舟。

  所以大家想想,你如果河道没水,你再怎么卖力,在岸边拉纤,那船也不肯动。可河道水液一足,舟船无风自动。

  这时如果再顺风行驶,稍微加点理气助肝疏泄之品,那就走得更快。这就是为何在润通肠道药物里头,稍微佐以行气药,大便排得快的道理。因为肠道气机也要靠肝去疏泄。

  大家再看,生卷柏破癥瘕而血通,纯用这种破癥瘕之药,未必能立马通开癥瘕,你会发现在《神农本草经》将,肉苁蓉能主妇人子宫里头的癥瘕,凭什么呢?

  凭的是《药性赋》上面肉苁蓉填精益肾。

  大家想肉苁蓉不是填肾中精吗?怎么跑到肝这里来了。原来古人认为肝肾乙癸同源,又叫精血同源。肾藏的是精,肝藏的是血,精血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你会发现,那些经常谋虑的人伤肝,但他会腰酸,因为子盗母气,肝木向母亲肾水讨钱,这样源源不断,象肾中索取精华,要精转变为血,转变不够后,肾就不行了。

  肾精亏空就以腰酸腿软耐力减退来向你抗议。所以那些老坐办公室的人,每天谋虑很多,就很容易觉得腰酸腿沉,楼梯看了都不想爬,就想坐电梯,靠外力点对点把你带上去。这样出入必车马,升降必电梯,不就把自己制造成残废吗?所以关键还是要少谋虑。

◎谁是幕后黑手

  现在很多人都发现有慢性肝炎,转氨酶偏高,小三阳大三阳随处都是,为什么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反而多这些疾病呢?原来不是物质社会的问题,而是个人行为习惯的问题。

  你看这些人大都喜欢熬夜,而是手淫纵欲过度,大家想想手淫纵欲的结果是什么,熬夜的害处是什么?就且拼命地让你肾精亏空啊!肾精一亏空它马上要把肝血反过来转化成肾精,甚至要让肠道精液抽用过来为肾所用。

  如果本身经常饮酒,搞得肝乌烟瘴气,吃肥甘厚腻,搞得肠子乱七八糟,那么从肝肠吸过来的津血,转化成肾精,质量就差,甚至肾就会被搞得一塌糊涂。

  所以肝显得缺血就容易疲劳,肠显得缺津液,就容易便秘。你看这个时代,广告满天飞,通便减肥凉茶风行,你就知道现在便秘的人群有多么庞大。

  大家想想,便秘难道仅仅凭几味药就能够润肠通便,清肠毒,排肠垢吗?如果你认为是,那你思想太简单了。世间的事情都没有那么简单,五脏之间的关系,都没像你想象那么容易理顺。

  同时要找出幕后的黑手,谁是真正疾病的主脑,你如果不揪出来,那么这病痛永远会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所谓的通便凉茶,清肝凉茶,降转氨酶妙方,那都只是外在暂时的辅助。

  真正要通便,要让肝清洁,凭的还是你的肠津肝血啊。所以为什么肝炎的病人要少下馆子,少吃调料,少污染肠道,同时更不能轻易熬夜,纵欲房劳过度。

  因为很多人都有体会,熬夜纵欲后,明显感到排便困难。胸肋肝区胀满,容易发脾气烦躁,其实这就是肝肠缺乏津血的表现,是脏腑在抗议在罢工。如果严重的话,这肝肠新陈代谢产出的废物,不能及时被搬运出体外,津血不够,不足以把它们退走,那么肝囊肿,脂肪肝,胆囊炎,肠道息肉等,癥瘕积聚就出现了。

  这时该怎么办?两个办法,一个是靠养精蓄锐,而像肉苁蓉、当归,这些填精益肾,补虚养血之品,还有山萸肉、五味子这些收敛精气之物,便能够让你身体少些消耗,多些补益。

  就像水库在蓄水,蓄足后,再凭借生卷柏、莪术、三棱,甚至乳香、没药、五灵脂,一鼓作气,助肝疏泄,助血脉推动,把身体的各种积聚癥瘕,就像停留在河道里的垃圾滞塞一样,靠发场大水,打开闸门,通通都冲到下游去。

  这时我们再阅读《神农本草经》,你会发现奇怪这肉苁蓉,居然古籍上说它主妇人癥瘕,以前读不懂,你肉苁蓉就是补五劳七伤,强精益肾之品,没有半点三棱、莪术这些将军药物的威猛,不过就是甘温带点咸味补益之物,润润肠道而已,你凭什么能够破开妇人的癥瘕。

  这时你全明白了,就像大家看水库的水,储积在那里,看似没什么,可如果水储到一定程度,发场大水,足以把你所有河道的积聚冲到江海去。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疾病都要注重休息的道理,都不能透支身体,你如果精气神饱满,休息充足,那么就能变各种不可能为可能。让各种反复难愈的疾病,缠缠绵绵,迅速跟它们一刀两断。这都源于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啊!

◎源流本末论

  所以很多医生他走错路了,他以为看到积聚就得破,就得动刀动枪,你想想,你请再多人去不断清理河道,这河道照样脏兮兮,清理得完吗?最后你会发现有两个办法焾能够迅速让河道清洁。

  第一个是自然界下场大雨,河流发场大水,人力不如天力啊。这场大水过后,整条河流都变得清洁了。但你如果不重视保健养生,又往河流里乱丢东西,结果河流再次受到污染。

  这时就要凭借第二个办法,第二个办法就是在源头上杜绝污染,少吸烟喝酒,少应酬下馆子,少吃地沟油,少吃肥甘厚腻,各类调料。这些就等于少往你血脉里丢垃圾,这才是真正《黄帝内经》上面见病知源,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

  很多肝炎肝病的患者,如果不重视节制饮食,运动休息的话,那么你用最先进的消炎药,抗菌药,干扰素,也是白搭。

  医生不应该只懂得用刀刃来破开癥瘕,用扫把来扫走污垢,更懂得指导病人,让病人自己养精蓄锐,凭借自身的精气神,把自身的污垢冲洗掉,能够运用自身的正气来去推走自身的邪气,这是大内高手干的啊,是真正懂得身心修复,养生保健的大家所为啊!所以真正的中医是很讲究源流本末的。

◎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

  这就是用肉苁蓉这些平补之品,居然可以作为破癥瘕积聚之药来用,这叫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所以在这填精益肾的药物基础上,再稍微加些川芎啊,麻黄啊,生卷柏啊,你那身体血脉马上发大水,瘀滞被冲开,再稍微佐以一些令浊阴出下窍之品,比如大黄,马上这些垃圾就排到大海去了。

  一个医生要理顺中医思路很简单,但要真正让病人懂得过上一种传统中医健康的生活,这才是最难的。你想想你天天透支到五脏冒烟,心烦气躁,腰酸腿疼,视物昏花,就像十八世纪那些吸大烟的兵士一样,给你最威猛的武器又怎么样呢,你扛都扛不动,怎么上战场杀敌,跑都跑不起来,怎么跟邪气斗争到底。

  所以让一个人彻底病垮的,不是敌人疾病,而是你自己精神受到污染了。你自己经常身心透支,这样正虚不运药,正虚也不能排邪,所以疾病才变得那么缠绵。

  上医医国先觉觉民,一个真正出色的医家,应该有这种眼光跟胸怀,眼光独到才能将病因烛照,胸怀广博,才能够真正领悟《黄帝内经》的医间大道。

  古籍上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所以说健康容易不容易啊,老子讲难易相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现代管理血上说,细节决定成败,把很多容易做到的事情做好,那么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最终也让你做成了。

  就如你懂得知行合一,懂得七分饱胜调脾剂,懂得戒嗔怒乃养心方,懂得少用心脑多用手脚,这样少谋虑就等于保肝,多运动就等于健脾,你想想这样下去,身体的健康都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只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不知道,知道了也办不到,照样暴饮暴食,照样吃到肠肥肚满,照样郁怒伤肝。所以难就难在不能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个大学问,成就事业靠这个,成就身体也靠这个。

◎治炎,治脂肪,还是治肝

  我们回过来看这肝,就两大功能,一个主疏泄顺其性,一个主藏血养其真。若脏腑之性得顺,脏腑之真得养,其病不治自愈。

  有个乳腺增生,乳房严重胀满,饮食不下的患者,医生叫他少操劳,少生气多休息,只吃了十剂逍遥散,乳腺增生,病去若失,胁肋胀满,去不复顾。

  大家想想,逍遥散不就是令肝脏气机得顺,肝部阴液精血得养的一个方子吗,你只要恢复肝的一个功能,那么其病不治自愈。就像你让脏腑休息好,气机条达不郁怒,身体修复功能是很强大的,你的气血能量远远超乎你想象。

  所以肝炎,脂肪肝,肝经堵塞,是治炎症脂肪,还是治堵塞的肝呢?

  所以有些人不相信,他就只能选择去动手术,可动手术后发现又胀满怎么办?难道每年都去开刀吗?

  你难道就不懂得让自己脾气变好一点,让自己睡觉变早一点吗?小孩子不小心踢到脚,都知道走路要看路,要把脚抬高。而你老跟别人吵闹,跟家人较劲,让肝气扭曲,又经常熬夜,看电视,玩手机,令肝血暗耗,这样扭曲的气机,加上暗耗亏空的肝血,这样肝部怎么能正常运走。当然肝炎脂肪肝,胆囊炎,纷纷就来了。

  不用别人传染,它自动就会长出来,甚至肝部的肿瘤,以及跟肝经相关的妇人癥瘕积聚,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纷纷不请自到,因为肝经下络阴器,肝出问题了,生殖系统,周围气机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不是说,我简简单单仪器一照,发现子宫有一个包块,用手术刀把它拿掉就行了。你不理顺气机,养足阴血,这样紊乱的气机加上亏空的精血,身上其他的地方也会长包块,最后你会发现,你摘除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它生长的速度,这就是不从源头上下手,永远有治不完疾病的道理。

◎保肝六字

  你即使再厉害,研究再多金刚钻,明明知道麻黄能破癥瘕积聚,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甚至巴豆能利痰水,能破寒积,这些再威猛的破积聚之药,你都会发现无所用其巧,因为你身体自己不争气,自己不知道保惜精神,没有精神十成的药物三成力量都发挥不到,有精神,三成的药物可以当十成来用。

  这就是为何这些顺其性的药物,必须要配上养其真的肉苁蓉、当归之品,把精神养好,才能发挥最强的威力。

  所以保肝就六个字,戒嗔怒,加上惜精神。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他不知道少看电视就是在保肝,因为肝开窍于目,你不知道一整天工作疲劳,身体亟待恢复,可通过晚上再折腾几个小时追着连续剧看,最后搞得神疲乏力,都不想走路了。

  这是什么道理,是谁偷走了你的能量,是谁暗中蚕食了你的精血?如果你对你精血保藏的意识有一分重视,那你身体就有一分康复,有十分重视就有十分康复。真正懂养生的人,不会乱说话,不会轻易看电视。

◎脏器下垂与日落西山

  好我们来看肾。肾主藏精,主生殖,同时肾是元阴元阳所寄之处,它又能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所以脑子灵光的人,大都有充足的肾气。

  脑子不好使的人,一般都在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漏掉了肾精,亏空了肾气。所以如果这段时间你发现自己容易疲倦,记忆不太好使,那么告诉你,你得赶紧保惜肾精了,因为中医认为,肾为作强之官,因为一个人强不强悍,全凭肾中库存。

  有个病人劳累过后,自己都感到尿频尿急夜尿多,他马上去买桂附地黄丸吃吃,只要不再劳累了,夜尿就减少。为什么呢?因为桂附地黄丸,有附子壮元阳,阳主气化,中医认为劳则气耗。劳累过后,阳气消耗得很厉害,那阳主气化功能减退,尿水就兜不住往下掉。

  大家看,老年人衰老的过程很简单,就像夕阳西下,阳气渐渐减少。减少过后,你会发现脸没那么红润了,肌肉没那么有弹性了,松松垮垮掉下来。甚至容易流鼻涕,流口水,这都是阳气不能温化的结果。

  还有更严重的脏器下垂,最典型的莫过于乳房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肛门下垂。这时你如果不把元阳壮起来,这些脏器就会衰退得更厉害,下垂得更快。

  所以常用补中益气汤能够补中气,但纯补中气远远不够,对于气血的人来说管用,可对于气阳两虚,手脚又容易冰凉的虚劳患者来说,就远远不足。

  这时就要加进附子、肉桂之类助阳气化之品,使阳气往上一挺,那下垂之势就能够挽回。

  当然更严重的还有老年崩漏,人亏虚后,就像水库兜不住,下焦大出血,怎么止都很难止住。该怎么办呢?只有把阳气制造出来,阳升则阴血随之而升,这叫阴随阳升,才能够力挽狂澜。

  那哪味药能够最快速把阳气升到顶上去呢?没错就是鹿的顶角叫鹿角,所以《药性赋》讲,鹿角胶助血崩,能补虚羸劳绝。又说,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把肾阳制造出来,阳主固密,主升举之功能加强,下焦崩漏就会减少。

  当然你也可以配一些补肾之品,比如续断治崩漏,益精强脚,乌贼骨止带下,且除崩漏目翳,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这些补肾又有助于收敛作用的药物,配合壮元阳就能够标本兼治。

◎蛇鼠之喻

  若人向老,下元先亏。这是叶天士讲的,下焦肝肾亏虚,是老化的标志,所以久病穷必及肝肾,治疗也要从这里下手。

  你看为什么顽固的风湿痹症,到最后必须要治肾?因为肾主骨,这些风湿都进到筋骨层面上去了,你不是请出能够祛除筋骨风寒湿痹的药物,还赶它们不走。

  这时可能就会用到些蛇虫类药物,甚至药酒。大家看,这蛇能够钻到老鼠洞深入地底,把老鼠揪出来。我们把风湿顽痹比喻成老鼠藏在深深的洞穴中,把虫蛇类善钻之药物,看成了蛇捕鼠。所以它祛逐风湿,能深入到筋骨层面,搜剔伏邪,运动气血,使筋骨腐浊的痰瘀散开。

  这就是动物药动利之性,不是寻常植物药所能及的。《药性赋》讲白花蛇治瘫痪,乌梢蛇疗不仁。到用虫蛇类药时,说明疾病根深蒂固,你都要亮出杀手锏来。当然还有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祛。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这些都是治疗风湿入骨的霸王之药。当然现在不用虎骨了,用狗骨代,甚至用其他药物。病邪既然到哪个层面,你就要用到哪个层面的药。

  大家不要只看到动物药厉害,可别小瞧了植物药,植物药也有最厉害的,你看《药性赋》讲川乌破积,天雄散寒,这都是附子的祖宗,没有威武的祖宗,何来强悍的子孙,这样威武的药物,大家必须慎用,因为它们能迅速建功立业,但也容易反噬人体。

  因为用不当,就会中毒。但你如果属于寒积冷痹,最顽固的痛痹,痛得死去活来,堪称不死的癌症,你为了解救病人于疾苦之中,有时还真不得不用到它们。当然大家也要懂得,风湿痹症的成因,你如果不懂的话,治来治去都治不出功劳。

◎一分严格,一分疗效

  有个病人肩周跟手臂老是麻痹疼痛,甚至僵硬,难以屈伸,医院,最好的医生,也给他开上最好的药物,都是最王牌祛风湿的名药。比如川乌、草乌、鹿角胶、蜈蚣。可这么强大的药物,居然只管住一时,一不吃药,痹痛马上加重。后来他有找当地的医生,这医生比较细心,又熟读《黄帝内经》,知道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句话。

  也就是说疾病能够成气候,这风湿顽痹能够那么嚣张,肆无忌惮,首先因为你身体体虚在前,随后又因为你经常招惹到风雨寒暑,就这两个原因,舍此之外,别无其他。

  医生发现,这妇人平时喜欢看电视,晚上一看就看很晚,很消耗精神,同时他要在山上采茶叶,有洁癖,经常要洗手,一天洗上数十次手。

  医生就笑笑跟他说,这样吧,你这病真想治,就要当做坐月子的妇人来治。

  他惊讶地说,没那么严重吧,用得着那么严格吗?

  这医生说,有一分严格才能出一分疗效。于是他便听从这医生的劝导,晚上不看电视早睡,白天干活后,少洗手,即使真要洗,用点热水,洗后赶忙用干布擦干净,然后医生并没有给他开治风湿痹症的金刚钻霸道之药,而是给他开最平和的王道之品,都是由草木药组成的蠲痹汤,还真奇怪,病人吃完药后,痹痛大减,本来屈伸不利的,发现采摘茶叶轻松多很多。

  他感慨地说,这药比以前的药跟更管用。其实不是药物管用,而是饮食起居保健养生这方面做足了。你懂得不看电视惜精神,又注重少洗冷水,慎风寒,这样把外因跟内因两方面都断绝,不再反复地伤风受湿,反复地亏损身子,那么人体的自愈能力强悍得超乎你想象。

◎地上一沓水怎么干

  肾中阳气不足,还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当然最常见的还有男子疝气、女子白带异常,《药性赋》讲,葫芦巴治虚冷之疝气,韭子壮阳而医白浊。若下焦虚冷疝气,必须要用到种子类药直入下焦,又带有温热之性的可以散寒冷。

  所以你就要旁通其他治疝气的药,比如乌药有治冷气之理,还有小茴香、橘核,我们前面讲到的,有个中成药叫茴香橘核丸,用的就是这个思路,说白了就是用种子类药直接坠到下焦去,再用温热之品把下焦气化,让疝气那层包块消失掉。

  《黄帝内经》讲阳化气阴成形,你之所以会有阴成形的产物,是因为阳化气的功能减退,这条道理同样适合女人白带异常,为什么韭菜子能够治人白带异常清稀如水呢?因为韭菜子能壮人阳气,好比如地下有一沓水,你想怎么让它干掉?阳光一照过去,这水碰到温热之气,立马蒸发气化,不就没了。

  所以下焦虚冷,妇人容易出现白带清稀,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这时寒者热之,用温热能够化下焦阳气的韭菜子,便很快可以把白带气化。

  当然还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则水湿下流下注,通过健脾巩固堤防也是一条路子。中游堤防牢固,下游就不会经常漏水,这就是为何完带汤能治疗带下清稀的道理所在,最后还是凭病人脉象来定方药。

  若属于肾阳虚的,必须用韭菜子之类温肾壮阳之品来医白带异常,如果属于脾虚湿盛的,就必须选用白术之类健脾除湿之物来治白带。所以最后还是要找病因,而不是拘泥于病名。按病名用药很容易就会走入治疗疾病的误区。按病机用药遣方,你会发现学中医很快就能够渐入佳境。

◎木燥起火

  当然肾还主生殖,很多病人阳痿早泄,不孕不育,你必须要从肾论治,《药性赋》海狗肾疗劳瘵,更壮元阳。还有韭菜子壮阳,以及附子壮元阳,更有鹿茸生精血,这些都是壮阳益精之品,对于阳痿精冷早泄的患者,有一定帮助,如果不孕不育,精子活力不高,数目减少,这时该怎么办?活力为什么不高?阳主动,你阳气不足了,它当然活动不好。

  大家看为什么春夏天万物草木郁郁葱葱,非常活跃,因为阳气足,为什么秋冬季万物凋零,大伙儿都躲起来了呢?因为秋冬阳气少。所以精子活动力不够,必须加强人体阳主动的功能,这样各类壮阳酒就产生了,用狗鞭、鹿茸、川芎、红参等药物来泡酒,能很快地扶壮阳气。

  但扶阳的同时,往往还要配些山药当归进去,这些阴血的药物,起到什么作用呢?《慎斋遗书》上讲,扶阳太厉害,就像艳阳高照,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草木容易干枯,一干枯就容易出现森林大火。这时你恐木燥而起火,就必须赶紧浇水,所以扶阳之品,还要稍佐以滋阴之物,阴阳并举才是调理身体之道。

  否则会陷入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尴尬境地。这就是为何我们在开附子、巴戟天、肉桂等药物的同时,会佐以白芍、当归、山药、地黄之品。这叫阳得阴助,阴得阳生,如此则生化无穷,泉源不绝。

◎阳生阴长与精子数目

  至于精子数目不高怎么办?说白了就是精子少,为什么精子少?还是阳气的问题,中医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气鼓动,这些阴分物质就会不断滋生。

  就像一个人要身体不断地张肌肉,强壮,那要靠什么呢?大家都知道,绝对不是说你多吃肉就能长肉,没这么简单,如果就这么简单的话,富家子弟,每个都是壮汗,相反为何那些老农搬运工很多都有一副健壮的身体,因为他们虽然吃粗粮玉米棒,馒头与包子,但他们经常有运动,运动人身血脉流。

  你看人一运动,血脉流动加强,就等于阳气在升发,同时他们大都在太阳底下干活,顶着阳光,这说明什么?身体直接就在吸取阳气,骨密度很快加强。

  现代研究认为,你想娃子强筋健骨,就必须多跑步多晒太阳,这样食物里面的钙就能充分封藏到筋骨里头去,不然你只知道补钙,却缺乏运动晒太阳,补多少都会漏掉。因为运动晒太阳,就是加强阳主固密功能的表现。

  所以一个人肌肉要满壮,筋骨要坚强,不是多喝点骨头汤,多吃几口肉的问题,而是要劳其筋骨,运动血脉,晒到天上的太阳,身体便会日渐强壮,这样精子的质量也无形中提高了,这就是阳生阴长的道理。

  失去了阳化气,你阴性的物质是长不好的。失去了阳主动,你精子的活力是提不高的。所以大家都知道去用五子衍宗丸,还有韭菜子等药物来以子补子,壮阳助肾,可你如果没有锻炼的意识,这些原材料就很难变成你想象之中的精子产品。所以说很多人看到一个铁杯,以为是一块铁做的,没错啊,可这块废铁怎么变成这没好的铁杯呢?

  中间就需要加工。对于人体而言,水谷精微虽然很重要,但你失去了这中间加工的过程,它不能变成你如愿以偿的高质量精气神精子卵泡。而这加工是什么?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同时加强锻炼。很多人忽视了这加工的过程,以为身体差就用补药来支持,这样补充不了多久,会补充出病来的。

◎借药纵欲死得更快

  还有有些人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认为壮阳药可以提高身体性功能,于是壮阳药酒成为他纵欲的工具,殊不知表面上壮阳,你如果不知节欲,会把身体亏空得更厉害,最后一病不起,最后中风偏瘫。

  我们跟大家提到不少例子,有些都五六十岁,算老人了,阳痿是正常现象,他却不甘衰老,靠壮阳药酒来以欲竭其精。最后老得更快,中风得更快。所以医生不能轻易给老年人开壮阳药酒,因为这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

  就像一个人你明明知道他要去赌博干坏事,但他又缺钱,这时他向你借钱,你借不借呢?你借给他他就会赌得更大,最后挥霍更空,负债累累,抑郁而终。

  药物的好坏,最后不在于药物本身,而在于用药的人,在于用药那份心,你秉着邪念来用这些正药,那正药会助邪,所以学医者明白邪正阴阳最为关键。

  章次公说过,很多老年的虚喘中风,是因为年少时醉情于酒色所致。这样这些醉情酒色之人,就会用尽办法,找这些壮阳助阳之药,殊不知把自己老年的资本都出卖了,都耗尽用尽了。

  这时你到老时凭什么依靠呢?所以古人说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不单中老年人要谨防酒色,青少年更要注意,不能轻易服壮阳之酒。如果不懂这道理,却借壮阳之酒来补火助阳,《黄帝内经》叫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这叫不知节欲,不思御神,说白了就是让自己死得更快,让父母给你的先天之气,身体库存的老来资本提前弹尽粮绝,这是非常危险啊。

  所以大家看为什么《黄帝内经》上讲,今时之人,年半百就动作衰了,有些还不到五十岁,三四十岁就烟花耳鸣,腰酸背痛,难不成大家都提前进入衰老阶段,甚至很多人须发早白,脱发长斑,再怎么做美容,染黑发,都不能掩盖住身体老化。

  因为里面亏空,不是你外面做简单补充就能够帮助得了的。如果不从源头上清心寡欲,将来病痛必定会接踵而至,拦都拦不住,推都推不掉。所以古人看到这一点,感慨地说最大的壮阳补品就是清心寡欲,最大的延年益寿灵丹,也是清心寡欲,这叫做心静则火自降,欲断则水自生。

◎医学的巅峰

  现在很多人肾水亏空,向上面又上火,咽炎口腔溃疡,无奇不有,如果他不懂得静心寡欲之道,这心肾就没法很好交流沟通,必定会肾水越少,心火越旺,欲望越强,精血越跟不上,最后连生长发育的老本钱都挥霍一空。

  所以大家会发现,很多少年发育不好,长不高,智慧不圆满,容易走歪门邪道,做事情没耐性,不能善始善终,这是什么道理?说白了,这是太早地纵欲,手淫太过,看各类不健康的影碟视频画面太多。

  你说这样的人如果阳痿早泄的话,天底下最好的壮阳药对他又用吗?天底下最厉害的医生能救得了他吗?所以医学的巅峰,溯本回源,最后会追到教育层面上去。

  诚如古人说建国君民教育为先,而古籍上也讲,唯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譬尤舍本而逐末也,欲求疾愈,安可得乎?所以这些疗人疾病的壮阳之药,真正能发挥到最大功效,必须在病人有正气存内,有正知正见的前提下,才能够尽到药物真正的功效。

  大家不要简单的想到见到阳痿就壮阳,太肤浅了,中医是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放到社会自然的大天地中去领悟,而不是仅仅在身体上面滋阴壮阳。

  你如果能够跳出医药,在教育层面上下手,这样医药的价值就能真正发挥到最高超,不然人心如果坏了的话,那么再好的武器,都会沦落成为欲望的奴隶。

  这样你用药用补品,就像把粮食送给敌人一样。你看现在多少富二代,富家子弟,他们最好的资源都拥有,可却这心术没有真正教正,这样再多的精华都会被毁之一空。

  所以中医普及学堂真正普及的是什么,普及的是传统医道,必须要借助传播中医药常识,进而让大家领悟真正中医的生活,真正的大国中医心。

版权:中医普及学堂

接下来会连载四君子汤与病因赋

1.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故《内经》有曰:“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未知标本,是谓妄行”。——病因赋

2.我选四君子汤作为我医道上的主题曲,用调脾胃的方法治到底。你看四君子,四个君子,皇帝都给你用,力量有多大,可以妙手回春。——j医生说

推荐阅读

1.寒性药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犀角羚羊泽泻)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海藻菊花射干)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薏苡藕节瓜蒌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车前子黄柏)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马兜铃地骨皮)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薄荷枳实枳壳)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7(葛根柴胡百部)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8(栀子玄参)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9(升麻腻粉)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0(金箔茵陈)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1(瞿麦芒硝)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2(石膏前胡)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滑石天门冬)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麦门冬竹茹)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5(大黄黄连)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6(淫羊藿白茅根)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7(石韦熟地)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8(生地赤芍)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9(白芍牵牛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0(贯众金铃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1(萱草根侧柏叶)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2(香附地肤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山豆根白鲜皮)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旋覆花)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5(荆芥穗)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6(天花粉)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7(地榆)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8(昆布)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9(淡竹叶)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0(牡丹皮)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知母)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牡蛎)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贝母)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桔梗)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黄芩)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槐花)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7(常山葶苈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8(寒性药总结回顾)

2.热性药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9(荜拔)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0(生姜)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五味子海狗肾)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川芎续断)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麻黄韭菜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川乌天雄)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川椒干姜)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7(白术菖蒲)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8(丁香高良姜)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9(肉苁蓉石硫磺)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0(胡椒薤白)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1(吴茱萸灵砂)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2(荜澄茄莪术)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砂仁附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白豆蔻乳香)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5(红豆蔻干漆)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6(鹿茸虎骨)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7(檀香鹿角)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8(米醋紫苏)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9(扁豆酒)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0(麝香葱)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1(五灵脂血蝎)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2(樟脑当归)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海螵蛸鹿角胶)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白花蛇乌梢蛇)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5(乌药代赭石)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6(巴豆独活)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7(山茱萸白石英)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8(厚朴肉桂)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9(沉香橘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yf/11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