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检测项目结果解析大全
2016-9-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乙肝检测项目结果解析大全
目前在临床检查和健康体检中,可以用于乙肝检查的项目经常使用的有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检测等。本文挑选经常使用的检查项目解析。
生物化学检查
血清ALT与AST
血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一般可反应肝细胞损伤程度,最为经常使用。若大于正常上界10倍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药物性)肝坏死和缺血性肝炎。但转氨酶水平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肝功能的好坏,更确切地说转氨酶水平与肝功状态不成平行关系。
AST/ALT正常值为1..5:1,计算血清AST/ALT比值有助于鉴别肝病。急性肝炎转氨酶升高以ALT为主,所以AST/ALT值下落,到恢复期时又逐渐上升,接近1.15。一般情况下,急性肝炎AST/ALT为0.3~0.6者预后较好。慢性肝炎AST常升高较明显,常常超过ALT,AST/ALT比值1.15。如向肝硬化发展,则比值逐渐增高,肝癌病人中半数3.0。
血清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胆汁代谢、排泄程度相干。胆红素升高主要原因是肝细胞伤害、肝内外胆道阻塞和溶血。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可呈进行性升高,每天上升≥1倍正常值上限(ULN),且有出现胆红素升高与ALT和AST下落的“胆酶分离”分离现象。
血清白蛋白(A)和球蛋白(G)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反应肝脏合成功能,CHB、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患者可有血清白蛋白下落。白蛋白(A)/球蛋白(G)比例在肝功能的检测中的意义重大。A/G比值为1..5,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与此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例出现颠倒。
甲胎蛋白(AFP)
血清AFP及其异质体是诊断HCC的重要指标。应注意AFP升高的幅度、动态变化及其与ALT和AST的消长关系,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肝脏影象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正常值为每升血内甲胎蛋白含量不超过20微克,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到每升血微克以上,那末患肝癌的机率就很大了,但还有30%~40%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会升高。
HBV血清学检测
由于篇幅限制,以乙肝两对半为例。乙肝两对半的5项化验指标分别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临床上对这五项指标的临床解读可见以下汇总表格:
(点击可看大图,+代表阳性,—代表阴性)
HBV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HBVDNA定量检测:主要用于判断慢性HBV感染的病毒复制水平,可用于抗病毒医治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的判断。建议采取灵敏度和精确度高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PCR)法。
HBV-DNA定量检查的正常值是cps/ml。当HBV-DNA定量检查值小于cps/ml时,表明体内HBV-DNA为阴性,沾染力弱。当HBV-DNA定量检查值大于cps/ml时,表明体内HBV-DNA为阳性,病毒依然较多,沾染力强。乙肝病毒DNA检测是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经常使用手段。一般认为DNA定量检测为-cps/ml,提示低量复制,-cps/mlcps/ml为中量复制,>cps/ml为大量复制。
HBV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株检测:经常使用的方法有①基因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法;②基因序列测定法;③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
肝脏B超结果解读
B超是肝病的重要诊断手段,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位置固定,比较合适超声诊断。正常肝脏切面轮廓光滑整齐,胸腹壁下可见进肝光带,下缘有出肝光带。正常实质回声光点呈淡而微细,散布均匀,无局限性中断及粗大不规则光点;肝实质内可见血管及胆管的管状结构,走行清晰。
急性肝炎的主要表现是肝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回声逐步增粗增密。慢性肝炎迁延不愈,B超下可见肝脏体积增大或正常,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肝内静脉和胆管系统轻度紊乱,和胆囊壁增厚、粗糙和脾脏轻度增大等。
慢性肝炎B超检查结果随肝病变慢性化严重程度而异,轻者可以完全无异常表现,严重可近似肝硬化。肝大小及形态可无明显改变或有左、右叶轻中度肿大;肝包膜在轻型和非活动型时也可无变化,病情较重时肝表面可有不同程度凸凹不平,显示肝包膜不整;病情较轻时肝实质仅见光点增多或稍强,散布均匀。
为了响应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号令,宏扬医疗的公益性,中医院举行肝病会诊,会诊期间,患者可享受3大优惠:
1.肝病基础检查:全额补贴
2.肝病深入检查:补贴50%
3.救助补贴:-0元
特别提示:此次名额仅限于贫困肝病患者,申请名额以后,需经过核实您的具体情况,看是不是符合贫困申请的条件,方可享受国家补贴。
申请方式:1、点击下方“浏览原文”可进行活动名额申请;
2、回复
北京哪里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