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后的分期有什么意义
2017-6-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由于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许多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使得一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此不以为然,医院诊治,却发现已有肝硬化,甚至到了肝癌晚期,令人惋惜。
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医院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和B超,一旦发现异常,进一步化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
根据病毒复制水平、机体免疫系统状态和肝损害情况,乙型肝炎的疾病发展过程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
乙肝抗病毒治疗耐药问题知多少?
免
疫
耐
受
期
又称慢性携带期,该期携带者乙肝五项多为“大三阳”。免疫耐受期的特点是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即“大三阳”状态),HBVDNA载量高,但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需要注意的细节
免
疫
清
除
期
随人体免疫系统的觉醒,机体开始识别并清除HBV,免疫应答强的个体可清除HBV;免疫应答弱的个体不能清除HBV,成为慢乙肝,HBV-DNA载量较高,谷丙转氨酶持续性或间歇性升高者,可出现肝组织学坏死炎症、肝纤维化可快速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
感冒药、退烧药和镇痛药混用会引起肝衰竭!
低
复
制
期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即“小三阳”状态),HBVDNA持续低于最低检测限,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大部分此期患者继续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大大减少。
恶心腹胀很有可能肝癌!快自测一下!
再
活
动
期
部分处于非活动期的患者可能出现1次或数次的肝炎发作,多数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活动性复制、ALT持续或反复异常;这些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HCC的风险较大。
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患者通常不需要治疗,医院进行监测随访;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患者则需进行专科评估并考虑抗病毒治疗。
推荐阅读:
√如何缓解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压力
√乙肝病毒载量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医院(kygbyy)医生
预约-
官方网址:北京中科医院假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