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护肝享受健康

2017-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6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爱肝护肝,享受健康”,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爱肝护肝,防治肝炎,共享健康生活。

病毒性肝炎是一项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为减少这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感染导致的不必要死亡及并发症,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安城镇卫生院带您认识病毒性肝炎!

据专家介绍,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可引起相应型别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甲肝和戊肝主要由消化道传播,多为急性发病;乙肝和丙肝由输血、血制品或注射器污染等经血途径传播,易慢性化,危害较大;丁肝病毒为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在乙肝病毒等辅助下方能复制。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一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的常见传染病。肝炎病毒是全球肝炎的最常见病因,主要有五种肝炎病毒,分别为甲、乙、丙、丁和戊型。它们都会引起肝炎,但又有所不同。

2、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中,最经常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引起暴发流行。某些性行为也能够传播甲型肝炎病毒。

3、甲肝的感染风险和预防有哪些?

感染风险:环境卫生条件差;缺乏安全用水;与感染者共同生活;急性甲型肝炎患者的性伴侣;使用休闲毒品;

预防: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另外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接种疫苗和饮食前手卫生也是抵御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4、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

临床表现:疲劳,恶心,呕吐和腹痛、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尿色深,少数急性肝炎患者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乙型肝炎病毒可能造成慢性肝脏持续感染,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5、乙肝的感染风险有哪些?

感染风险:输血、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婴儿等,乙肝母亲的婴儿围产期。

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世卫组织建议为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尽早(最好是在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6、日常生活会不会被传染乙肝?

HBV主要经血液(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不必谈“乙”色变,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7、哪些人需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同性恋、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吸毒者等)。

8、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方法?

接种方法: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越早越好。

9、何为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10、乙肝传染性高低与什么有关?

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DNA水平,而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

11、丙肝是什么?有什么临床表现?

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其次性及密切接触也可传播。

临床表现:可能会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尿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痛和黄疸。由于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如果不作检查,难以及时发现,甚至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才被发现,因此被称为“隐匿性杀手”。目前还没有丙肝病毒疫苗预防。

12、丙肝防控与感染风险有哪些?

感染高风险人群:注射吸毒者;在感染控制做法不够充分的卫生保健机构中接受了血液制品或者创伤性操作的人;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生下的儿童;丙肝病毒感染的性伴侣;艾滋病毒感染者;有纹身或者穿孔的人;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等。

预防:我国自年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抗-HCV并非保护性抗体。年开始对阴性献血者进行抗-HCVRNA筛查,所以经输血传播极少发生。其次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一些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操作是感染的风险,所以避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针灸及侵袭性操作;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纹身、穿耳等器具。

13、丁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由丁肝病毒(HDV)感染引起的肝脏传染病。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HBV或其他嗜肝病毒的辅助才能复制、表达抗原及引起肝损害。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双重感染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和更差的后果。目前无特异的HDV预防方法,但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能够为抵御丁肝病毒感染带来保护。

14、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如何预防?

戊肝病毒(HEV)同甲肝病毒一样,主要由饮用水遭到粪便污染造成的粪口途径传播。是急性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的常见病原。肝炎的典型体征和症状包括:最初几天低烧,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和呕吐;有些人可能会腹痛、瘙痒(无皮损)、皮疹、或关节痛、黄疸、肝肿大或压痛。感染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推荐连续注射3针HEV因苗进行预防。

15、为什么对丙肝感染者进行筛查、关护和治疗?

由于丙肝起病隐匿,且尚没有针对丙肝的疫苗预防。年4月,世卫组织更新了《慢性丙型肝炎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该指南补充了现有预防包括丙肝病毒在内的血液传播病毒感染指南。

该指南推荐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决策者、政府官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士,协助他们制定丙肝病毒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规划。将有助于扩大治疗服务,进一步治疗丙肝病毒感染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16、为什么禁止肝炎患者饮酒?

酒饮入后大部分很快在胃肠内被吸收,90%以上在肝脏进行代谢。肝炎患者肝实质本身已有损害,肝功能降低,酒精代谢所需要的各种酶活性降低和分泌量减少,更影响肝脏对酒精的解毒能力。同时肝脏对糖、蛋白质、脂肪的正常代谢功能也受到影响,这些都可导致严重肝细胞损害,促使肝炎的病程迁延,轻则加重病情,重则促进发展为肝硬化。所以病毒性肝炎患者禁止饮酒。

17、慢性乙肝、丙肝患者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有反复发作,诱因常为:过度劳累、暴饮暴食、酗酒、不合理用药、感染、不良情绪等,因此要保持健康和乐观的生活方式,戒除烟酒、远离毒品、避免过度劳累,不滥用药物,饮食合理适当蛋白质摄入,避免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等。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wh/5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