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摊金暴涨倍,心梗死亡都不赔,17

2021-2-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nk/mip_4785554.html

相互宝最近日子不好过啊。

又又又出了个负面新闻。

老大爷突发心梗,人都去世了,结果被相互宝拒赔了。

新闻爆出来,吓坏了不少小伙伴,一夜之间参与人数下降万。

相互宝这么坑,是不是该退出了?

别跟风,听我说完,你再决定。

拒赔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

家住河南省的张大爷,今年56岁,平时身体很不错。

11月21号,张大爷去菜市场买菜。

菜挑好了打算回家,却突然心梗发作,倒地不起。

送医抢救仅40分钟,人就去世了。

张大爷的妻子成女士悲痛之余,想起张大爷加入过相互宝。

于是打算找相互宝理赔。

结果你也知道,被相互宝拒绝了。

家人突然离世,没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尤其是这样突然的离开,可能很多亲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张大爷这个年纪,肯定是上有老母亲待尽孝,下有小孙子待宠爱,身旁还有辛劳一辈子的老伴,等他退休一起去远方看看。

可这一切都因为突然的疾病戛然而止了。

本以为相互宝能尽张先生未尽之事,起码给家人一点经济上的安慰。

但结果却不如人所愿。

相互宝为什么拒赔?拒赔是否合理?

成女士和我们每个参与者都需要一个解释。

相互宝是什么?

它是一个大病互助计划。

如果你患了互助计划里的大病,可以得到一笔现金赔付。

但是,有一个非常关键关键。

它仅仅是“大病”互助计划,不保身故。

活人得了大病需要钱治病,它管。

人死了,还有未尽的家庭责任,它爱莫能助。

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理赔的前提,必须是达到条款要求。

差一点也不行。

我们来看看相互宝对“急性心梗”的定义。

规则很清楚,只要病人的情况满足四个条件中的三个,就赔。

张大爷的病情符合急性心梗的定义吗?

张大爷发病当天,就因为抢救无效去世了。

第四个条件,不符合。

在临床医学上,心肌酶和肌钙蛋白酶有诊断意义的升高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是3~6小时。

而张大爷只抢救了40分钟,显然也不符合第三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不符合。

张大爷只抢救了40分钟,根本没时间做心电图。

更别说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了。

第二个条件,也不符合。

4个理赔条件,3个都没达到。

所以,按照相互宝的规则,张先生的情况不赔是合理的。

很多网友说,条款说不赔,就应该不赔?

人都死了你却不赔,这规则太严了。

其实并不是。

相互宝的急性心梗定义并不是自己凭空定的。

它采用了年重疾旧定义里对急性心梗的规定。

而重疾定义是国家、行业经过严格精算确定的。

并不存在恶意为难谁的情况。

从相互宝的盈利机制来看,它也没有恶意为难申请人的动机。

因为只有理赔了,相互宝才能收8%的管理费。

每一个申请人,相互宝都要投入调查成本。

而每一个拒赔,它都会损失掉这部分调查的沉没成本,还要承担巨大的舆论压力。

对相互宝来说,拒赔意味着花成本、无利润且招人骂。

可以说,丝毫好处都没有。

反而是睁只眼闭只眼,对这种明显占据“情理”的案例,轻轻放过,才更符合相互宝的利益。

如今,舆论爆发后依然坚持拒赔,恰恰是它“公平”的一个佐证。

说明它在人情与规则之间,选择了规则。

在人治与法治之间,选择了法治。

毕竟,所有的疾病,临到任何一个普通人头上,都值得同情。

而如果按照谁弱势谁有理来办事,那么相互宝就离倒闭不远了。

可以说相互宝的死板、冷静甚至冷血,恰恰是对你我负责的体现。

这次拒赔只是一个导火索。

相互宝引人憎恨的点很多。

在网上随手一搜相互宝,80%都是负面的信息。

不是问如何退出、就是批评它乱改规则和扣费越来越多。

我说句实话,相互宝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糟。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下面我把相互宝最大的3个争议,掰开了揉碎了,全部给你说清楚。

争议一:分摊金越来越贵

有人说,相互宝现在开始割韭菜了。

最初分摊金0.03元,已经涨了几百倍了!

它是在涨价吗?

确实是。

相互宝分摊金的走势图可以看的很清楚。

最新一期的分摊金已经涨到5.31元了。

短短两年,涨幅高达倍,看起来挺吓人的。

所以有些朋友担心相互宝的分摊金会无限上涨,貌似也有道理。

但是,这种担忧其实没啥必要。

大家要清楚一个事。

虽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患不患重疾是个非常不确定的事。

要不就是幸运的一生不得大病,要不就是不幸的得了大病。

但是,在整个人群中,重疾发生率是有个稳定水平的。

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重疾发生率就是这个稳定水平。

相互宝也适用这个规则。

正常水平下,每年有多少人得重疾,需要多少互助金,是比较确定的。

但是因为年那会儿,相互宝刚刚上线,加入的人都处于等待期。

这样的话即便出险了,相互宝也不赔。

而且刚刚参与保障,就倒霉出险的人也不多。

所以满足互助条件的人就很少。

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互助金,自然也比较低。

这就导致最开始的分摊金很低,需要慢慢升高到一个稳定水平。

而我们正在接近这个稳定的水平。

从4月份开始的分摊金走势就可以看出,其实这半年已经非常平缓了。

其实,很多朋友并不是觉得每个月10块钱的分摊金有多贵。

只是它之前太便宜了。

忽然大幅度增长,这种趋势令我们害怕。

说句私信话,没有人喜欢为自己已经得到过的东西付高价。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之前在卖菜app上买水果,两个红心火龙果才9.9元。

后来卖菜app不搞活动了,不卖这个便宜的火龙果了,我就只能去超市买。

虽然超市的价格也不贵,一个只要7、8块钱。

但我对这个价格还是很不爽。

所以干脆不吃了,买别的水果吃。

哪怕我买草莓要比火龙果贵很多。

说白了,我介意的不是价格,单纯就是情绪上不爽。

可问题是,我不接受火龙果的价格,可以买其他的水果代替。

你不接受相互宝的价格,相互宝有替代的低价产品吗?

暂时是没有的。

在保险市场里,跟相互宝最像、价格最接近的是一年期重疾险。

你看一下一年期重疾险的价格。

无论多大年纪,一年期重疾都比相互宝贵的多。

市场中,没有低价产品可以完美取代相互宝。

与它价格最接近的重疾险产品,也要比它贵3、4倍,甚至十几倍。

换句话说,你没有别的机会买到这么便宜,保障又这么实在的产品。

所以,相互宝不要轻易退。

争议二:加入容易理赔难

相互宝加入时候很容易,理赔时却很难。

一看相互宝的贴吧,真的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但是,其中本来就不该赔的占比非常大。

我随便给大家看几起网上的拒赔案例。

“4-5年前HPV检查为阳性”

“乡卫生院病历写着两年冠心病”

“参加相互宝之前已经检查出了乙肝小三阳”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加入时统统不符合健康告知!!!!

我多次跟大家强调,买保险一定要看好健康告知。

不懂的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

你可以跳过健康告知去买,但是你出事了,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相互宝也一样。

条款里明确写着:

“成员加入本计划时不符合健康要求,或已经患有本计划所定义的重症疾病,将无法获得互助。”

目前有一亿多人加入相互宝。

有多少人知道什么叫“健康告知”?

有多少人是确认自己符合条件,才点击加入的?

每每想到这里,我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不符合健康告知就加入,将来一定会被拒赔。

这时因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天然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就说“相互宝都是骗人,都是来骗老百姓钱的”。

是不是不太合适呢?

加入还是退出,你可以用这三个问题拷问一下自己:

第一,我看健康告知了吗?

第二,我能看懂健康告知吗?

第三,我的身体情况符合健康告知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可以加入。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赶紧退出!

我再给大家看一下相互宝的健康告知:

未明确诊断为良性的乳腺结节、肺结节,不可以买。

心脏病、2级以上高血压、糖尿病,不可以买。

……

之前没看健康告知的朋友赶紧去看一下。

如果有过这些问题,赶紧把相互宝退了吧。

因为它再好,也不能给你任何帮助。

相互宝这么多参与者,出现拒赔案例很容易。

但是作为理性的参与者,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去思考这些案例,到底是“恶意拒赔”,还是参与者不符合规则后的“合理拒赔”。

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争议三:理赔流程复杂、拖沓

我经手了这么多起理赔后,有一个感受。

大家在理赔时,最焦心的就是“时间”问题。

保险公司多久才能告诉我赔不赔?

怎么资料提交了这么久,它还没有答复?

保险公司到底什么时候打钱?

总之,钱没到手,这心就一直悬在半空中。

但是保险的理赔还是很快的。

因为《保险法》有明确的规定:

不管保险能不能赔、能赔多少,保险公司都得在被保险人报案30天内给出结果。

好消息、坏消息,30天内肯定会有一个确定的消息。

相互宝不一样。

什么时候审核能通过,啥时候能打钱,都非常不确定。

甚至有的人半年前确诊了癌症,直到12月份第2期公示才拿到了互助金。

这要是亟需这笔钱救命的话,该多煎熬啊?

另外,相互宝的服务过程中,爆出的理赔纠纷,也不只是时间拖延的问题。

之前还爆出过让参保人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新闻。

理赔流程复杂、调查时效性不强,确实是相互宝的一个缺点。

希望相互宝再接再厉,在理赔体验上做的更好一点。

别辜负一亿人的期望。

作为一个保险从业者,我当然知道,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相互宝的差评。

这其中,有相互宝做的不好、不完善的原因,有理性友好的质疑。

但另一方面,还有很多恶意抹黑、栽赃、带节奏。

至于后者,无非因为一句话:动了别人的蛋糕。

如果你让我从专业的角度,跟你聊相互宝的缺点。

我可以跟你聊三天三夜,写好几篇万字长文。

比如不是正规保险、随时可能停掉、保障内容可以修改、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理赔调查拖延……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想问一句自己:

然后呢?

我们一起对它口诛笔伐,把参与者都吓走,把相互宝搞死,然后呢?

然后那些因为参与了相互宝,获得了保障的人,他们怎么办呢?

对于买得起商业保险的人来说,相互宝就是锦上添花,配菜而已。

对于买不起商业保险、不愿意配置商业保险的人来说,相互宝可能是他们除了社保之外,唯一的保障了。

相互宝做了两年了。

从一开始,我也对它充满质疑,担心它割大众的韭菜,担心它规则不完善,担心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这两年来,我作为一个参与了相互宝的人,说实话我是佩服他们的。

每天面对这么多误解和脏水,但是实实在在的把这个事情坚持了下来,而且真的帮到了很多人。

规则也越来越完善,还有陪审团机制。

在一次次辩论中,为不少人科普了保障意识和保险常识。

最起码到目前为止,相互宝是我心里做的最规范的互助,很难找到完美的替代品。

大家看过相互宝里面,那个叫做“爱心足迹”的版块吗?

里面是很多获得互助的人,对参与者的感谢。

比如这位:39岁,乳腺癌患者,于某璐。

在收到30万的互助金时,她3岁的宝宝对她说:妈妈,我们是不是有钱了?

46岁,乳腺癌患者,赵某某。

她说:你们撑住了我倾斜生活的船舷,令我更长远的继续航行。

1岁,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徐某璇。

她的妈妈说:因为你们的帮助,孩子在以后治疗路上的希望又增多了一份。

对他们来说,相互宝是希望,是种子,是生的可能。

说句矫情的话,我参与了这件事,帮助了这些人,我觉得特别幸福。

再说,我们也不只是在付出。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不也多了一份保障吗?

诚然,相互宝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作为理性的参与者,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它,监督它越来越好。

而不是被别人三言两语煽风点火后,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最后,做个小调查:

你是不是跟风退出相互宝的万分之一?

你加入的时候,是不是也没看健康告知?

我觉得我的读者肯定不是。

条款就差一个字,得了癌症相互宝竟然拒赔了!

相互宝又双叒搞大事了!这次直接影响了3亿人!

倒计时27天!新规前这20款重疾险最值得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cr/10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