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小三阳患者如何查清和面对自己的病情
2017-9-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乙肝小三阳又称为小三阳携带,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乙肝小三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小三阳携带,这种乙肝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约占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2/3,将会逐渐清除病毒而痊愈,期特点是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阴性,乙肝两对半定量表面抗原多在以内,无其他肝损害的证据。另一种是假的小三阳携带,这种假小三阳,常导致肝炎,病情比较隐蔽,容易复发,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极大多数都是这种假“小三阳”,其特点是肝功能波动或长期正常,乙肝病毒DNA多在4次方或以上,常伴有其他肝损害的证据。
这两种情况的乙肝小三阳携带,在临床上有时真的很难区分鉴别。患者检查乙肝两对半定性或定量,就可诊断乙肝小三阳,如果化验检查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DNA阳性,为低度复制,多在2次方至4次方之间或徘徊,无其他肝损害的证据,有可能是进入恢复期乙肝小三阳,也有可能是假小三阳,这种情况需要密切观察和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乙肝大三阳携带,未经过治疗,自然转为乙肝小三阳,在小三阳携带者中,如血液中检不出乙肝病毒DNA,长期定时检查肝功能都正常,表示病毒几乎不复制,无传染性,也不发生肝炎,身体健康,是真正的乙肝小三阳。肝细胞中还存在较静息的病毒,复制很少了,新生的肝细胞很少再被感染,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最终因衰老而被清除。再过几年或十几年,“小三阳”消失了,乙肝病毒携带也就结束了,乙肝患者完全痊愈,为恢复期小三阳自然转归。
乙肝大三阳携带,由免疫耐受期进入免疫激活清除期,肝功能反复异常,ALT升高到以上,是最佳抗病毒治疗时机,多数乙肝患者经抗病毒药治疗后,过半年或一两年可转为小三阳,患者的病情好了一大半,再经过一年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是稳定的小三阳携带,为恢复期小三阳,可考虑停药,但要听从经治医生的建议。如果有对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历史,转小三阳后的抗病毒治疗的时间要延长。
乙肝“大三阳”的慢性肝炎(症状显著或隐蔽)拖的时间长了,病人体内总会增长一些免疫力。乙肝病毒受免疫的压力,为了继续在体内生存,只有改头换面,变成假的“小三阳”才能逃脱免疫清除,病毒改变自己叫做“病毒变异”。这种变异病毒复制活性不很强,故乙肝病毒DNA水平不高,一般在4次方左右,或更高,是为假小三阳,炎症反应也不很重,可以长期被忽视,病情隐袭,病变逐渐积累,可在“无症状”或“轻度肝炎”的过程中逐渐进展为晚期肝病,当前住院的晚期肝病患者中,以假“小三阳”最多见。
乙肝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可以很低水平,有时查不出。血清转氨酶ALT是波动的,如果1年偶然查1次,升高时没有检查,检查时又不升高;有时只是小幅度升高,吃几片降酶药你就不管了。其实肝内的病变在不断的轻微活动,轻微的炎症,轻微的破坏,就可以有少量肝纤维化,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过了几年,或几十年,可无不适,医院检查,发现了肝硬化。其实肝硬化那是能马上发生的,只是病变进展比较隐袭,你没有检查发现而已。。
多数乙肝小三阳患者,经过较长时间的携带或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静息,进入恢复期携带,为真正的小三阳。少数乙肝小三阳患者,因有损害肝脏的诱因,病毒基因变异,可自发的转变为“小三阳”肝炎,即假小三阳。真正的小三阳与假的小三阳,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但两者转化的几率差异非常大,真正的“小三阳”转假小三阳的几率低,假“小三阳”携带者转为真正的小三阳几率不高,假小三阳患者,发生肝炎和肝硬化或肝癌的较多。诊断假“小三阳”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真正的“小三阳”患者者也要定期复查。
服用伤肝药物是比较明显的诱发肝炎的原因。对一些“西药”大家都比较警惕,但对中药许多人都认为很安全。其实,在药物性肝炎中,有40%是中草药或中成药引起的,尤其是“老军医”卖的药和电线杆上贴的“祖传秘方”,发生中毒的已屡见不鲜。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小三阳患者,为了追求所谓的转阴或治好肝病,或者所谓的养肝,服用两三年的中草药或中成药,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耽误错过了抗病毒时机,病情发展为晚期肝病,重症肝炎或肝硬化或肝癌,失去生命,人财两空,甚为可惜。乙肝患者应慎用中草药或中成药治疗,有抗乙肝病毒指征时,应长期抗病毒才是根本,是关键。进入恢复期的乙肝小三阳患者,本已静息的乙肝病毒,快要痊愈了,但因饮酒而激活乙肝病毒,发生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乙肝患者必须戒酒,要做到滴酒不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