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干扰素,治愈小三阳肝炎

2017-8-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李今年24岁,她的母亲和哥哥都是乙肝患者,医院治疗。医院就诊,我建议她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提示:小三阳,ALT,HBVDNA2.58E+04拷贝,乙肝表面抗原精确定量IU/ml,丙肝抗体阴性,AFP正常,彩超正常,血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等检查均正常。考虑到小李年轻,没有生育,初次抗病毒治疗,自身清除病毒的免疫反应比较强烈,病毒量和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比较低,没有干扰素禁忌症,我建议她首选干扰素治疗。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小李选择了国产普通干扰素,隔日皮下注射。小李使用普通干扰素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头三个月病毒量和乙肝表面抗原精确定量均大幅度下降,注射至13个月时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巩固治疗三个月后停药观察。到目前已经停药一年多了,肝功能正常,HBVDNA低于检测下限,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小李的小三阳肝炎临床治愈了!医院肝病科王春喜

高阿姨也是小三阳肝炎,医院注射国产普通干扰素治疗,最近十年内反复使用过三个疗程的普通干扰素,每次一年半左右,疗效都很好,但是停药一年左右就复发。医院门诊咨询我,我仔细看了她带来的一大叠化验单,她的病毒量一般波动在五次方---七次方之间,谷丙转氨酶一般是50---之间,我建议她加查了一次乙肝表面抗原精确定量,结果是IU/ml。高阿姨应该是那种体内乙肝病毒复制较活跃,而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不积极的患者,这种小三阳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不但有效率低,而且复发率特别高。考虑到高阿姨已经六十多岁了,而且已经使用过三个疗程的普通干扰素治疗,我建议她不要再折腾干扰素了,开始服用国产恩替卡韦治疗。高阿姨目前已经服用国产恩替卡韦治疗6年多了,肝功能持续正常,病毒量持续低于检测下限,人自我感觉很好。

同样是小三阳肝炎,同样是使用国产普通干扰素治疗,为什么小李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而高阿姨却屡治屡发呢?关键是合理使用,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患者。

小三阳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有效率比大三阳要高很多,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概率也更高,最突出的问题是停药后的高复发率问题,有效的患者中有超过70%的概率会复发。临床医生的任务是准确识别出哪些小三阳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后获益更大: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高。

这些小三阳肝炎患者可以考虑尝试干扰素治疗:病毒量比较低,一般不要超过六次方拷贝;乙肝表面抗原精确定量不太高,一般不要超过IU/ml;自身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比较强烈,主要是观察谷丙转氨酶的变化情况,治疗前超过80以上。

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如果治疗至12周和24周的病毒量和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均明显下降,而且12周和24周的谷丙转氨酶保持在较高水平(超过80以上),这种情况将来获得持续疗效的可能性更大

小三阳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一旦获得持续效应,可以大幅度降低肝癌的发病率。所以对于有肝硬化倾向、家族内有肝癌患者的小三阳肝炎患者应该考虑首选干扰素治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首选长效干扰素(已经纳入医保)。近亲有肝癌、本人又有肝硬化倾向,如果一个疗程的干扰素治疗后复发,可以考虑2个疗程甚至3个疗程的干扰素治疗。

小三阳肝炎如果有明显的肝硬化,脾脏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低,甚至已经发展至失代偿(腹水、出血等),绝对不能使用干扰素治疗,立即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或者替诺福韦或者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抗病毒治疗期间必须注意肝癌筛查,每半年查彩超和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等。

最近陈新月教授关于小三阳携带者(肝功能正常,HBVDNA小于IU/ml)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的研究显示,HBVDNA小于20IU/ml的患者给予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HBVDNA在20---IU/ml之间的患者给予长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为96周,如果患者获得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临床治愈)巩固治疗24周,总疗程不到96周也可以提前停药。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48周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为29.8%,96周可以达到44.7%。这其中,治疗至24周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较治疗之初下降超过0.6log10并且12周ALT升高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高达84%。

陈新月教授的研究结果临床意义很大,既然小三阳携带者经过长效干扰素治疗都能获得44.7%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那么小三阳肝炎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应该有更多患者获得乙肝临床治愈。选择合适的患者,估计有大约一半经过长效干扰素96周的治疗,有望获得乙肝表面抗原清除。

赞赏

长按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zl/6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