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服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的什么时

2016-1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位大三阳乙肝患友年就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一直保持HBVDNA阴性,而且HBeAg也就是E抗原也是阴性,HBeAbE抗体没有产生,15阳。服药8年了,他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按照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大三阳经过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达到阳即“小三阳”的可以考虑延期2年停药。但最终也可能会复发。所以目前火炬哥按骆抗先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大三阳和小三阳肝炎发病的,经过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必须达到HBsAg表面抗原转阴,HBsAb表面抗体产生阳性,并且达到mIU/ml,持续两年,再停药。

按照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初始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必须使用耐药屏障高,耐药率低的一线强效药物,如: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替诺福韦酯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TDF,千万不要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这三个低档淘汰药。

核苷(酸)类药物的治疗尽管不一定终生治疗,但也是很漫长的过程。过早停药往往导致疾病复发,前功尽弃。尽管以往大多数指南推荐的停药指征是达到完全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的e抗原阳性患者患者,在e抗原血清学转换持续至少1年的患者可以停药,但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许多e抗原阳性患者即使达到上述标准停药后的复发率也是较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后,巩固治疗的时间越长,停药后的复发率越低,最好达到HBsAg阴转后再停药。因此,大多数医生建议患者尽可能延长治疗时间。

年更新的《亚太地区乙型肝炎临床管理指南》中指出:对于没有肝硬化HBeAg阳性患者,核苷(酸)类药物的最佳疗程是不确定的。HBeAg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治疗至少1年可以停药,但最好巩固治疗3年后再停药。

我国年版《乙肝指南》明确提出:对于没有肝硬化HBeAg阳性患者,核苷(酸)类药物的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HBV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药物的疗程更难确定,停药指征更严格。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没有e抗原血清转换这一显著的有效性指征,疗程更难以确定,停药后复发率高,因此更需长期治疗。我国年版《乙肝指南》建议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停药指征需要达到HBsAg消失且HBVDNA检测不到,再巩固治疗1年半,方可考虑停药。

======================================

火炬哥,如有乙肝方面的疑问可以互相探讨一下,广交天下患友,真诚对待每一位朋友!如有需要代为骆老的朋友,请留言!

如需转载请注明是来自,







































孕妇饮食营养篇四猕猴桃帮准妈妈防黄褐
皇家浴足按摩理疗保健nbsp可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zl/2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