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科普全家接种,远离乙肝

2021-9-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年全国爱肝日主题: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呵护肝脏健康,需要你我的科学认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全球有超过20亿人具有携带乙肝病毒的血液检测证据。

我们都知道,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人都清楚,目前新生婴幼儿都会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所以我国儿童乙肝防控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成人防控情况并不理想。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1.新生儿;

2.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及19岁以下青少年;

3.高危人群:

家里有亲人患有乙型肝炎且经常接触;

卫生保健工作者;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和需要反复输血/血制品患者;

慢性肝病患者;

所有前往HBV感染中至高度流行区未接种疫苗的旅行者;

糖尿病患者;

拥有多个性伴侣的性活跃者以及同性恋或双性恋的男性;

注射吸毒者。

了解传播途径,检查抗体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身边有人得了乙肝,医院检测乙肝两对半,看看是否被感染了。如果检测结果是大三阳或小三阳,说明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还没有出现症状,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情况需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如果只是乙肝抗体阳性,说明接种过乙肝疫苗,具有乙肝免疫力。如果是全阴性,建议尽快接种三针乙肝疫苗。

共餐制有一定风险

——双方如有口腔破损,有传播危险

一、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之前要先检查乙肝五项:主要的目的是确认是否正在感染或过去感染乙肝病毒。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体内已经有保护性的抗体,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而正在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即使打了乙肝疫苗也没有作用,所以注射乙肝疫苗之前进行一次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当表面抗体阴性或弱阳性,可考虑加强乙肝疫苗接种。

TIPs: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加强接种;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或暴露血液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多个性伴者等

二、接种程序的选择

★乙肝疫苗标准的接种程序为0-1-6月,即第二针和第三针分别在第一针接种后1个月和6个月进行。

★预防乙肝家庭传染最积极主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给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家庭成员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患者家属产生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医院进行乙肝五项检查。

接种乙肝疫苗后何种情况下要加强免疫?

★按0、1、6月程序全程接种三剂次乙肝疫苗后,约95%以上的婴幼儿都可产生保护性抗体。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乙肝疫苗接种后具有很好的长期保护效果,目前尚不需考虑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打了疫苗,就一定会产生保护性抗体么?

很遗憾,打完疫苗,总有5-10%的人对乙肝疫苗是无反应的。主要见于40岁以上、肥胖、饮酒、接受血液透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者。

对这部分人,建议是:增大疫苗剂量和接种频次,或更换不同表达系统生产的乙肝疫苗。

★打过疫苗后并不能“一劳永逸”,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也是有寿命的,根据体质不同,抗体保护效果会逐渐减弱,有的甚至3~4年抗体就会消失,所以定期检查乙肝两对半非常重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zl/11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