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借医保卡,真的引发拒赔

2021-8-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无论是客户还是写文章,我经常不厌其烦反复强调,健康告知很重要,可千万不要隐瞒。有时候甚至“恐吓”他们,不告知以后可能会拒赔……。

从之前的理赔经历来看,在有争议案件中,未如实告知拒赔率高达90%以上(保守估计),一点也不夸张。

这其中原因很多,可能是代理人急于成交,对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视而不见或者故意隐瞒。也有客户的原因,自己在网上买,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正确健康告知等等。

不过,这段时间发现,除了未如实告知之外,医保卡外借、病历书写错误也很容易引起纠纷,引发拒赔。

真实案例呈现:外借医保卡代开药引发拒赔

丨为什么拒赔?

前几天,接到一个理赔咨询,苏女士1年前投保了30万的重疾险。

申请理赔时却被告知投保前有冠心病、高血压,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解除保险合同,可退还保险费。

当时苏女士很不理解,投保前已经告诉代理人曾经患过乙肝,代理人说可能会提高费率。

后来也按要求提交了体检资料。

保险公司怎么会说她不如实告知呢?

直到申请理赔时才知道代理人当时全部代勾选了“否”。

乙肝投保,不一定会提高费率。

乙肝分三种情况,表面携带、小三阳、大三阳。

通常来说,仅仅是乙肝表面携带或者小三阳,肝功能、甲胎蛋白各项指标正常的话,有些产品是可以正常投保的。

如果是大三阳,不管肝功能正不正常,目前最好的承保结果是加费。

这样猜来猜去也不是办法,我让苏女士进一步了解情况。再次联系理赔员才发现问题。

原来理赔人员调查时,在医院门诊发现苏女士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购药记录。

这些购药记录哪来的呢?

苏女士思来想去才恍然大悟,具体什么时候记不起来了,只医院门诊购买过高血压药。

真实情况是苏女士至今也没有高血压,也没确诊过冠心病。

至此谜底解开

丨拒赔合理吗?

保险公司认为,医保卡按规定只能自己用,是不允许借给他人的。以这个规定来说,医保卡的诊疗记录就是代表自己的。

生活中,由于普及不到位,很多人不知道外借医保卡的危害,很自然的认为借给家人用很正常。

只是立场不同,而非真实情况,保险公司拒赔貌似合理又非常不合理。

经过跟保险公司沟通,保险公司说:在门诊有代他人开药的就诊记录,本来是不能投保的,除非能证明不是为自己开药的说法。

想要证明“有”容易,想要证明“没有”就难了。

冠心病相对容易些,影像学检查就能证明,最难的是高血压或者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服药就能控制。到底有没有很难说。

苏女士之前没有体检习惯,也不能用体检资料来证明。

丨申诉理由

这条路走不通,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比如投保前非故意不如实告知,代理人也没有问。

投保之后血压、心电图、心率等都正常,无冠心病指征,医院记录都能证明。

如果认为相关疾病影响合同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费率,举证责任在保险公司。

通过与保险公司协商,保险公司同意再次审核。过了几日,苏女士告诉我,保险公司只同意协议80%理赔。我跟苏女士说,可以争取%理赔。不过她认为外借医保卡自己也有责任,也不想跟代理人关系搞僵,就答应了保险公司的协商条件。总结:苏女士这个案例,我觉得保险公司之所以同意协商,医院没有苏女士的检查数据支持,只有代开药记录,也没有医生的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理赔发生时,苏女士没有冠心病治疗,也没有高血压记录。同时理赔员也愿意相信苏女士是外借医保卡给家人,而非本人的真实医疗记录。再往深一步想,假如苏女士理赔发生时有高血压或者冠心病,这时候想证明就难了,细思极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zl/11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