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医认为,代脉可以看一下个人生死

2021-8-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红门医事72

大红门(行医必精)

年10月16日

9月26日一位53岁女性患者,左脚麻三年。医院打了封闭,从此感觉左脚没有了直觉,来求诊想把左脚上的封闭祛除掉。我把脉得肝有代脉,告诉她肝脏出现问题,引起的脚麻。她不相信自己肝脏有问题!医院检查一下,不相信我说的,医院的化验单吧!结果,29日检查结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

  代脉,除孕及暴病外,皆认为代为脏气衰败,主死脉。可是临床见许多止有定数的脉,即使是二联律、三联律,亦未必死,而且很多都可经治疗而消除。根据这个临床事实,必然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假如代脉为止有定数的脉,这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称代为死脉就不正确,因止有定数的脉象并非死脉。二是假如代为死脉这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代脉的特征就不是动而中止,止有定数。我认为后者正确,代脉确属脏气衰败的死脉,但其脉象的特征却非止有定数。

(一)代脉概述

  何谓代脉?代,乃更代之义,是指不同的脉象相互代替、更换,交错出现。其脉象为乍疏乍数,乍强乍弱,乍动乍止。《灵枢·根结篇》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伤寒论》条:“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这说明代脉不仅有更替,还有歇止。假设原为脾之缓脉,在缓脉的脉律中,出现歇止,止后,“不能自还”,不能继续恢复原来的缓脉脉律。因脾气已衰,无力自还,必须由他脏之脉代之而动,出现“更来小数”的脉象。之后才又转换为缓脉脉律,这就是“因而复动”。亦即缓脉歇止之后,不能自还,由“更来小数”的脉来带动,才继续恢复缓脉的脉律;由缓至停,由停至小数,由小数至缓,这就出现了三种脉象的更替,此即代也。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脉诀条辨》曰:“若脉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又曰:“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则均为之代。”景岳云:“凡见忽大忽小,乍迟乍数,倏而变更不常者,均为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脉代者死,自后以自相传,遂失代之真义。”景岳所云极为正确。

  为了说明问题,借助一点西医知识。假如因功能性的心律紊乱,出现乍强乍弱、乍疏乍数的脉象,并非死脉。若在器质病变的基础上,出现乍疏乍数、乍强乍弱、乍大乍小的代脉,就要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说明为什么有些病见代不是死脉,有些病见代却是死脉。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以止有定数来界定代脉的特征,是不确切的。代脉,当为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出现歇止、疏数、强弱、大小交替出现的脉象,此即为代脉。

(二)脉理与主病

  代脉可分为生理之代、病理之代、正气衰败之死代三种。

  1.生理之代

  《素问·宜明五气篇》曰:“五脏应时……脾脉代。”谓脏气随时而更,脉亦随时而更代。此四时之代也。《灵枢》根结篇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此至数之更代。因四季阴阳升降不同,主气不同,人与天应,故脉应时而更代。

  孕脉三月而代,此因胎儿发育,气血相对出现不足,故脉代。当生化之力增强,代脉自除。

  2.病理之代

  病理之代,一般指暴病而言,气血乍损,一时不能相继而出现代脉。此代非脏气衰败之死代。滑伯仁曰:“有病而气血乍损,只为病脉。”如霍乱吐泻而脉代,《四言举要》云:“霍乱之候,脉代勿讶。”

  3.脏衰死代

  脏气衰败的死代,多见于久病之人,元气衰败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但代无胃、曰死。”此为死代。

  《濒湖脉学》曰:“五十不止身无病、四十一止一脏绝,四年之后多亡命……两动一止三四日。”这不仅是以至数歇止定代脉,而且是以动止之数来判定死期。《脉诀汇辨》曰:“夫人岂有一脏既绝,尚活四年”!诚然。以脉代而判其生死之期,当结合气色形症,综合分析,不能仅据动止之数,此当活看。

16岁看李时珍《濒湖脉学》第二十七脉,代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直到41岁那一年遇到李吺兀师傅,他亲自交我把了几位晚期癌症,尿毒症患者以后才真正懂得了其中道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zl/11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