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轻重的5个阶段乙肝疫苗并非终身免疫
2021-7-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所谓肝炎,就是肝脏的炎症,它不仅能够导致食欲减退、消化功变差、腹胀等不适症状,它还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诱因!
引起肝炎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就是乙肝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国是个乙肝大国,年全国约有万携带者,90%的感染者是20岁以上的成年人。
而乙肝带来的危害,也是多种病毒性肝炎中,最为严重的。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有6周-6个月不等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可能出现乏力、容易疲劳、轻度发热等症状。多数患者会转为无症状的慢性病毒携带者,部分患者转为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在全身多个系统均可发生并发症,常见的有: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肝硬化等。研究也表明,肝癌的发生与乙肝感染高度相关!
从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到得出结果为大三阳、小三阳、小二阳,结果说明检测者已经感染乙肝病毒,但无法具体判断病情轻重。从本质上来说,大三阳、小三阳与病情轻重没有关系,要想弄清乙肝病情轻或重,还要细分这5个阶段。1病毒携带从感染乙肝病毒总基数分析,大多数都处于病毒携带阶段。他们只在偶然的公司体检、入学体检、献血、办理健康证时,发现了携带乙肝病毒,但却没有明显乙肝症状。判断乙肝病毒携带,通常需满足B超等影像学、肝功能正常或者仅轻度升高。可以为大三阳或小三阳,但需定期复查指标,无需治疗。2轻度肝炎相比病毒携带者,轻度肝炎基数占比已经非常少。判断轻度肝炎通常需符合,轻度的症状包括肝区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等。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17.7—34微摩尔/升、转氨酶40—单位/升,有轻度异常。乙肝两对半检查为表面抗原、e抗原、乙肝脱氧核糖核酸阳性。3中度肝炎症状较明显,有明显肝功能异常,血清胆红素35—85.5微摩尔/升以上、转氨酶—单位/升以上。症状包括眼睛巩膜发黄、乏力、食欲减退等。中度肝炎通常较为反复,不易控制。4重度肝炎症状十分突出,肝功能明显异常白蛋白小于32克/升、转氨酶大于单位/升、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为40%—60%、血清胆红素大于85.5微摩尔/升。症状包括精神不振、全身皮肤发黄、重度乏力。5重型肝炎通常并不是每个乙肝都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肝功能有明显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血清胆红素超过微摩尔/升。典型表现有脏器出血,文盛华主任指出,多数乙肝患者可以长期稳定保持在病毒携带,即第一个阶段而终生不发病。乙肝疫苗不是终身免疫
接种过乙肝疫苗后,抗体可能会在3-5年内消失,失去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所以,接种过乙肝疫苗3年后,每年要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确定抗体数量,视情况补种。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IU/ml,或抗体显示阴性,就需要补种疫苗了,接种程序也一样是“三针”。
正己物在最后也建议大家,健康人群最好要接种乙肝疫苗,并且每年做一次肝功能、乙肝的检查项目;乙肝携带者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定量,及时掌握自身病情变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