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慢性乙肝的误区还在犯小心你的钱白花了
2020-10-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乙肝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目前为止它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对于乙肝的治疗,很多患者并不是很了解,却又想早点控制住病情,所以很难走进治疗的误区。乙肝患者在治疗前应该了解哪些是误区?什么是慢性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本病潜伏期为6周~6个月,一般为3个月。从肝炎病毒入侵到临床出现最初症状以前,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
慢性乙肝的这些误区要认清,不然小心白花钱!1、过于急迫的追求表面抗体阳性乙肝病毒在体内虽然消失了,但是,表面抗体的生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有的患者虽然清除了体内的病毒,但是产生表面抗体的时间大约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不能够说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存在,就肯定有乙肝病毒的存在,也不能够仅仅根据一次肝穿刺病理结果阴性,就断然否认在所有肝细胞内没有乙肝病毒。
2、单存的追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很多的患者以为只要是乙肝表面抗原能够转阴,就是彻底治愈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是医生这样说,那就是在误导病人,可能最终会给这样的病人带来极大的危害。
3、肝纤维四项的检查缺乏重视慢性乙肝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虽然HBV-DNA转阴,肝功能也完全正常,甚至于表面抗原也已经转阴,但是,如果肝纤微四项检查始终不正常,也必须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肝脏发生慢性炎症后的肝脏纤维化的自分泌系统被激活的缘故。病毒即使被清除,肝脏纤维化的进程还在继续,如果不治疗,仍然可以发展到肝硬化阶段。
4.肝功能正常就不做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肝功能检查和病毒DNA检测是反映疾病的不同方面的情况,不可互相替代。
5.“大三阳”比“小三阳”更严重不能仅凭“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判断病情轻重,需要结合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6、只吃药,不检查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定期检查,监测病毒的变化,否则疗效无法判断,病毒变异了还不知道。一般要求患者每三个月查一次,根据监测情况调整用药。
四川省扶贫基金会第十期援助工程四川省扶贫基金会本着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宗旨,多年来与国内外众多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共同开展的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应急救灾与灾后重建、互联网+扶贫六大板块社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4+7”全国药品降价政策是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乙肝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降价近9成左右,低价格高疗效治疗乙肝,将大大减轻肝病患者治疗负担。
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天使之爱医疗扶贫公益项目援助内容:
1、抗病毒药品全面降价
2、肝损伤微核酸定量分析援助20%
3、肝病专项检查0元
4、深度肿瘤检测0元
5、家属及健康体检0元
6、肝病高端检测半价援助
7、肝胆疾病治疗/手术援助-元
医院联合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四川省肝胆疾病救助工程暨三甲名医会诊公益行动,帮助肝病患者重获健康,进而有效控制重症肝病蔓延,保障肝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重症肝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推进肝病的社会预防诊疗工作发展。
申请方式
1、-
2、前往医院现场预约(院址: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街3号一幢,乘坐地铁3号线衣冠庙D口即达。)
3、点击“原文阅读”申请援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