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大小三阳rdquo意

2020-8-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上一篇科普主要讲述了“大、小三阳”何时应该启动治疗以及可以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而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药物治疗中意外怀孕的疑惑、乙肝妈妈产后用药怎么抉择以及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的知识。乙肝药物治疗中意外怀孕怎么办?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更新版)指出,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干扰素α治疗:建议终止妊娠。因为干扰素对胚胎发育有不良影响,所以建议必须停药、而且要等到停药6个月以上再怀孕。

如应用口服核苷(酸)药物:

1)若应用的是妊娠B级药物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酯,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继续治疗;

2)若应用的是妊娠C级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需换用妊娠B级药物继续治疗,可以继续妊娠。

都说“药不能停”,什么情况才能停药?能哺乳?

很多乙肝准妈妈心存疑虑。听说抗病毒药物一旦开始服药,是不能停的,如果停药会让肝炎复发,是很危险的。

此外,因服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并不建议哺乳,产后的乙肝妈妈对于抗病毒药物停药也是存在这样的疑虑。

想要正确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服用抗病毒药物的目的。

抗病毒药物用药方案,通常有两种情况,总结如下表3:

表3抗病毒用药方案对比

乙肝妈妈会把乙肝传染给宝宝吗?

图2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乙肝传播途径可看图2,虽然乙肝能通过母婴传播,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只要在孕前、孕中和孕后采取适宜的针对病毒传播的预防措施,如新生儿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预防和母亲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即便是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女性,也可以生下未受感染的健康宝宝。

乙肝母婴传播是重在预防,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市预防“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全市范围内的项目管理与技术指导。目前正积极筹备启动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为实现没有乙肝的未来而努力。

我国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分娩后新生儿的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即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乙肝疫苗的阻断方案,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70%-90%。下面介绍下分娩后新生儿的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

分娩后新生儿的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IU),间隔两周再注射一支,

新生儿还应24小时内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即“出生时、出生后1个月、出生后6个月”进行接种。

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乙肝免疫是否成功。

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父亲,因与新生儿有亲密接触,为降低新生儿感染概率,也建议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小结

·药物治疗中意外怀孕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建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目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发生率较高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防治措施达成共识是:

1、每个HBs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尽快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

2、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HBeAg)双阳性或乙肝病毒DNA高载量(≥2×IU/ml)的孕妇可在妊娠末3个月(24-28周)时接受替比夫定?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以提高阻断率。

·产后用药需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区分预防和治疗用药,遵医嘱用药和停药。

医患需共同努力

为没有乙肝的未来而奋斗

“大、小三阳”可否备孕?妊娠期用药注意哪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图片作者,有关涉及厂家的品种仅供学习理解使用,不代表推荐立场!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杨富恒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王丽/李振东

编辑: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增城院区刘稳

以上为“岭南药学”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和作者及审稿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yf/9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