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企稳迹象更加明显国际投行纷纭改口唱多
2016-4-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经济企稳迹象更加明显国际投行纷纭改口唱多中国
最近几周,受中国8月超预期的制造业、进出口等一系列强劲经济数据刺激,包括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和瑞士信贷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行都一改之前唱空中国音调,纷纭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专家表示,在出口回升和"稳增长"政策的多重作用下,下半年经济企稳基本可以实现预期目标。但对国际投行唱多的态度要冷静,避免一味寻求过快增长,仍然让经济保持安稳发展。 【3大缘由导致集体"看涨"】 在上周出台多项积极经济数据以后,德意志银行于上周四第一个做出上调中国经济增长的举动,将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长预期从7.6上调至7.7。瑞士信贷则在本周一发表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提到7.6,此前的预期是7.4。 专家认为,3大缘由导致国际投行"看涨"中国。 首先,经济安稳回升给国际投资者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上调根据的是中国经济7月以来产生的变化,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拉动需求,制造业重返荣枯线带来利好预期等。马骏还指出,由于明年美欧日的经济情况估计明显好于今年,明年中国经济增长会因出口增长而快于今年。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称,中国经济仍然充满机会和希望,中国经济正在实现软着陆,目前还没有硬着陆的风险。摩根大通则在8月份中国信心指数报告中称,7、8月份的摩根大通中国信心指数表现稳健,8月中国经济活动或延续显著上扬态势。 其次,中国政府高层提振经济的强烈意愿也是各大行上调预期的缘由。这些政策措施包括李克强总理明确表述增长的下限和底限、白癜风要注意甚么对小微企业免税政策、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加快铁路投资、公布环保和节能项目的计划和房地产政策回稳等。 另外,官方的表态也是外资投行看涨的重要缘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近日表示,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和更明显的企稳迹象,外部环境也有所改进。中国能够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 【改口源自利益导向优先】 虽然外资投行积极唱多,但仅在两个月前许多机构还曾竞相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一季度,3大信誉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公司就下调了中国本币债信誉评级,2季度虽然中国经济有所企稳,大量国际投资机构仍放出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耽忧言论,对"稳中求进"方针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乃至认为产能过剩、内需不振等问题使得中国不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投资银行快速转变风向,是它本身的利益属性所决定的。中国睿库研究院副院长高连奎指出,国际投行主要做短时间研究,自然是根据短时间因素做出相应判断。在当前新兴市场普遍面临资本外逃、市场后发无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回稳数据无疑让国际投资者们有了追逐对象。 不过,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前景仍持相对谨慎态度。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称,中国经济接下来复苏的力度能有多强、持续时间有多久,要取决于内外需的强度和未来的政策走向。该行预计中国的复苏势头将较为温和。 "虽然我们预计7月份经济活动的好转趋势会在未来几个月里延续,并且保持3季度经济环比增速将出现反弹、全年GDP增速到达7.5的预测,但市场可能会继续对中国犹疑不定,虽然极度悲观的情绪已有所消弱。"汪涛表示。 【"换档期"要心专业医治白癜风的医院中有数】 针对外资投行摇摆的态度,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从之前所谓的"唱衰"到现在纷纭调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都应当以一种辩证的态度对待。任何经济的发展其实都是在一个波动的进程中进行的,数据显示常常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不管外媒怎样看,投行怎样调解,我们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专家指出,投行追捧不能乱了我们稳步发展的阵脚。汤敏表示,中国经济现在不能一味寻求增速,还有许多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环境、地方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问题等等。"要通过改革、调解把这些经济发展中的壁垒排除掉,而这个时候如果过量地要求经济增长,就会掩盖一些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汤敏称。 中国经济正处于"换档期",既不能一味寻求经济增长,也不能放任经济减速。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要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来适时地微调政策,注意防范潜伏的一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