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肝功能检查指标都正常,深度检查后发
2017-7-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因为肚子不舒服,
31岁医院做深度检查
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肝!硬!化!
What???
“医生我去年12月才做过肝功能检查,指标都正常啊!”
小陈说,因为自己妈妈患有乙肝,自己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两对半检查是“小三阳”,所以对肝脏健康是格外重视,每半年坚持做肝功能检查,而每次检查结果都显示肝功能“正常”,这让他很安心。也是啊,谁会想到看起来“一切正常”的肝脏,居然悄悄地走上了硬化的道路?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没问题。”医院的医生解释。
为什么呢?因为肝脏有一个“大杀器”:具有代偿能力。
简单的说,只要30%的肝细胞正常,肝脏的正常工作就能维持,肝功能检查就显示不出异常。
“一定要进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肝脏B超等影像学检查才能确诊病情。”医生说到,“肝炎病毒携带者不能被肝功能正常所蒙蔽,还是要积极干预控制,一旦放松,病毒就可能由‘潜伏’转为‘活跃’,从而导致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乏力恶心黄疸,警惕“隐匿性肝炎”对于肝炎病毒携带者来说,病毒的持续感染和肝脏炎症的持续发生是造成肝硬化的首要原因。病毒携带者一定要警惕病情隐匿性发展。
此外,隐匿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癌的可能性虽然小于症状明显的乙型肝炎,但仍为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
以隐匿性乙型肝炎为例,它是指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也有一些轻重不一的典型症状,比如,身体乏力、疲劳、失眠、黄疸等,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口干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消化道不适,从而导致延误疾病的治疗。
医生进一步介绍,“小三阳”一般代表病毒数量少,传染性弱。但通过近年来的数据观测发现,即使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患者,不管有没有家族病史,有部分患者会有慢性炎症活动,而且有肝纤维化的倾向。再加上患者对这方面的认知有误区,“小三阳”更容易在悄无声息中让肝硬化来得“不声不响”。
乙肝“小三阳”如何护肝?乙肝“小三阳”患者,不能单靠肝功能是否正常来进行鉴别。她建议,每3个月门诊采血复查一次肝功能,每年复查一次HBV-DNA和B超检查肝脏。
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如果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全面检查。
早发现、早干预、早控制“控制肝病病情关键在于三点:早发现、早干预、早控制。”医生说,肝病发现得越来越早这是进步现象,说明人们对肝病越来越重视,而肝病发现得早,才能早干预、早控制,实现“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早发现的最好办法是重视每年的肝脏体检。特别是肝炎病毒携带者,最好每半年体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