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增多,如何使宝宝免受乙肝伤

2017-4-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之前有一位家长和我聊天说“小康君,我的父亲有乙肝。平时我上班不在家,我妈妈身体也不好,都是我爸爸看孩子。他经常会抱着孩子,偶尔亲亲孩子的脸,我不知道这样会不会传染给我的宝宝,我很纠结,但更担心。不知该如何是好~”

  后来,另一位妈妈也留言问“康老师,过年带着宝宝回老家过年了,可是宝宝的爷爷有乙肝,虽然宝宝已经接种了疫苗,可是我还是担心,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最好能写一篇关于乙肝的内容,详细讲解一下~”

  看到这些留言,我决定写一篇关于乙肝的预防内容。如果家人有乙肝携带者,可以借鉴学习,没有的话全当增长知识啦~反正你们天天跟着我也都快变成育儿专家了~还给我起外号,又是康师傅,又是小康康,康君,康康君,康老师的~(不过声明下,我本人可不姓康呦~哈哈~)

  ok,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内容。大家要认识乙肝、了解乙肝,才能去预防。

什么是乙肝?

  乙型肝炎是一种影响肝脏的严重传染病,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引起急性(短期)和慢性(长期)两种感染。急性感染的症状为缺乏食欲、腹泻、呕吐、黄疸等……慢性感染的症状不明显但是造成的影响会非常严重,比如: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

为什么要接种乙肝疫苗?

  简单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感染并起到终身预防的作用。

  一般,乙肝疫苗要接种三次,分别在出生时接种第一剂;1~2个月时接种第二剂;6~18个月时接种第三剂。乙肝疫苗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疫苗,极少会出现不适反应。

  如果妈妈是乙肝患者的,那么除了乙肝疫苗需要接种外,还有一个乙肝免疫球蛋白也是需要给宝宝接种的,当然,这个只需要接种一次就行。这个药物成分就是表面抗体,一定要早打,生后1小时内用上是最好的。

  如果妈妈没有乙肝,而爸爸有或奶奶有的,孩子又要爸爸、奶奶看的,也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也就是说,家中有乙肝病人,宝宝在打疫苗的同时要及早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妈妈可以采用母乳喂养吗?

  有妈妈问“我是乙肝携带者,宝宝出生后一直奶粉喂养,但是都说母乳好,作为乙肝感染者我能母乳喂养宝宝吗?”

  乙肝携带者&乙肝感染者,很多人都没有弄明白它们的区别。就像上面提问的妈妈,前面说自己是携带者,后半句说自己时感染者。所以这里小康君给大家科普一下:如果妈妈是乙肝感染者,那么,宝宝在出生时也会受到感染。但是乙肝携带者,只要乙肝病毒DHA载量为阴性,就说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复制,只是携带,而非感染。这样的话就可以采用母乳喂养。

乙肝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染

  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在热带、副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2母婴传播

  孕妇是乙肝带原者,通过产道直接传染给新生儿。

3性接触传播

  与乙肝患者或带原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会造成污染而传染乙肝。

4体液传播

  如医疗器材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引起传染。

家人有乙肝会传染给宝宝吗?

  通过上面我们讲到的传染途径,我们可以得出:如果家中有乙肝病人,并密切接触宝宝,是有可能传染给小宝宝的。尤其是妈妈有乙肝,而且表面抗原是阳性的,传染的危险更大。

  再来说前面家长问到的,孩子爷爷有乙肝,那就要弄清楚是哪一类的,具不具有传染性。

  比如说:老人检查结果是大三阳,但肝功能检查为不具传染性,即不用治疗,也无法转阴,只需定期验血检查。那么一家人一起同吃同住,都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宝宝出生后一般都会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就完全不必担心!老人帮着带孩子、抱孩子都是没问题的。

  反之,如果老人具有传染性,那么日常生活就要多注意一些了。像是老人用的餐具就不要给宝宝的混在一起,平时不要让老人亲宝宝的嘴,如果宝宝有抗体这个危险还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老人身体破口有流血,那么一定不要让宝宝接触。因为即使宝宝有抗体,血液一旦与宝宝身上的破口接触,即老人的血流到宝宝的伤口上,那肯定会传染的。除此之外,其他日常接触是不必太担心的。

小康君嘚吧嘚

  乙肝是传染,但没那么可怕。宝宝只要接种过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那就不必太过紧张。但如果宝宝打完三针还没有抗体,那就再打一针加强针。也可以向接种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喜欢今天的内容别忘点呦~

育儿常见问题汇总

点击下方关键词,解决宝宝常见病!

把尿丨积食丨囟门丨消化不良丨湿疹

发烧

缺钙

哭闹

绿便

手足口病

便秘

腹泻

晒太阳

育儿常见问题合集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皮肤病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wh/6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