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肝两对半乙肝如何传染与预防
2017-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昨日精彩回顾
医院助34岁尿道下裂患者重拾人生希望
瑞瑞,加油!医院祝14个月尿道下裂患儿节日快乐
医院为全国小儿尿道下裂患者搭建疑难病专家会诊平台
历时5年,7岁男童终于成功修复尿道
医院党支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热烈祝贺我院护理部主任田方培同志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乙肝在我国并不少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数千万之多,目前的医学并不能彻底治愈乙肝,但是,从我们生活来看,乙肝携带者与正常人也并未有太多不同。得了乙肝到底会怎么样?乙肝的危害有多大?乙肝是怎么传染的?该怎么预防呢?
1.乙肝五项(乙肝两对半)是什么?
乙肝五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指的是包含这五个项目的检查: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大三阳」指①③⑤三项阳性;
「小三阳」指①④⑤三项阳性。
2.乙肝是怎么传播的?
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主要通过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以及其他体液,经由消化道以外的途径而传播,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血液传播:感染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如果不小心在医疗操作、纹身或者穿耳洞的时候被这些血液污染过的器械刺伤或划伤,就可引起感染。当然,吸毒者间共用针具,临床上输注带毒血液制品或移植了带毒器官等就更容易感染了。
(2)性接触:感染者精液以及阴道分泌液中含有不少病毒,和乙肝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是导致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3)母婴传播:病毒传播可以发生在怀孕时、生产过程以及产后。其中最容易感染是在生产的时候,这是由于胎盘从母体剥离,母血中的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婴儿体内发生传播。在我国,人群中40%~50%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是由母婴传播导致,所以阻断母婴传播的意义极为重要。
3.和乙肝患者一起生活很危险么?
一般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染乙肝,比如日常的接吻、拥抱、一同进食、使用公厕等生活接触并不会传播乙肝。所谓密切接触主要指共用剃须刀、牙刷或者耳环等易被血液或其他带毒体液污染的生活用品及类似行为。
4.母亲有乙肝会传染给孩子吗?
不一定,只要母亲在怀孕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新生儿出生后能接受正规的预防,乙肝病毒基本不会从母亲传染给孩子。
5.慢性乙型肝炎有什么特点?
第一、乙肝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乙肝病毒是一种脱氧核酸(DNA)病毒,这种病毒不同于一般的致病细菌,它有着一层质地坚硬的外核,这种外核对病毒本身有着保护作用,它可以在酸性或碱性的环境下生存,生命力极其顽强,在常温下可以生存六个月,20度时可以存活15年。它可以随着病人排出体外的各种体液传染给其他的健康人,在病人尿液,唾液,乳汁,羊水,月经,阴道分泌物中可以分离出乙肝病毒,标志物(也就是HbsAg)表面抗原,正常人接触这些分泌物,通过血液或溃疡面极易感染。
第二、乙肝具有难康复性。现在肝炎药品市场药品繁多,但是患者使用后有明显效果的很少,主要是因为治疗乙肝是要正规系统化的治疗,现在市面上大多都是抗病毒的药物,无法从根本上阻断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序,最多只能起到一个抑制的作用,所以治疗肝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具体病情和个人体制差异正确用药,规范治疗。
6、预防控制
控制传染源
对急性乙肝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携带者不得献血。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饮食业、幼托机构等工作。
切断传播途径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对血制品应做HBsAg检测,防止医源性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易感者均可接种,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同时,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医务工作者、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和从事幼托教育、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职业的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复查抗体。
虽然目前来说乙肝仍然不能被彻底治愈,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早治疗,正确治疗,转变为慢性肝炎的几率还是相对较低,而相对应的肝硬化与肝癌也是概率很小的事件。所以,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自己本身就需要对生活有信心,而正常人也需要给与人文关怀。
如果有相关类的问题需要咨询可直接回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