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吗关于乙肝你了解多
2017-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欢迎你的点入,小健又有了一位探讨乙肝的朋友。
说起乙肝,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传染病了吧。为什么熟悉?想必大家出生的时候都有打过乙肝疫苗,也就是我们现在手臂上留下的小痕迹,可见预防乙肝的重要性。
我国被称为乙肝大国,也就是说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很有可能就患有乙肝。实在叫人惶恐,可是小健更担心的是很多人对乙肝都不了解,对其传播途径也是一知半解,一味的恐惧乙肝,甚至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怕自己会被传染,已经到了「谈肝色变」的程度。
想到前几天和朋友聚会,其中有位乙肝患者,大家表面上若无其事,可行为却将他们出卖,凡是乙肝朋友接触过的东西,他们坚决不碰,好像接触就会被传染一样,但是这些被“隔离”特殊对待的人,真的有这么可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关于乙肝的一些误解
误解一: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被感染?
一个大写加粗的错误,当然不会!人能感染上乙肝,乙肝病毒才是罪魁祸首,它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另外一些会损伤皮肤黏膜的行为,比如牙刷、剃须刀、指甲钳等,或使用被乙肝病毒感染了的针具(针灸针、穿耳针)有可能传染乙肝病毒的。日常工作生活的普通接触一般是不会传染的,大可不必担心。
若家庭成员有乙肝患者,最好是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并定期验血检查自己体内是否存在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误解二:传染上乙肝病毒一定会得病?
不一定,通常90%以上的成年人在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可通过自身成熟的免疫系统抵抗,很可能还未察觉就痊愈了,或者还能因此获得保护性抗体。
其实,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的婴幼儿才是受乙肝病毒危害最大的,一旦婴幼儿感染了乙肝病毒,很容易慢性化,之后可能会突然发病或是终身携带病毒。
误解三:大三阳危险,小三阳就没事了?
不一定,很多人都觉得大三阳更危险,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所谓的大小三阳是反映不同的感染状态,并不能反映疾病的轻重。具体病情还要取决于肝功能、DNA检测、有无肝硬化等情况具体分析。
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建议根据具体病情自身情况,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两对半”、肝脏B超等多项指标。在通过这些检查后,才能真正掌握病情的变化,及时作出正确治疗,以降低乙肝病毒对肝脏的伤害,避免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情况。
很多人都觉得大三阳更危险,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小健提醒
乙肝并不是恐怖的瘟疫,它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们应该把它看做一种普通的疾病。
目前我国实行的预防接种要求在婴儿出生的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可以尽早的在人体内产生抵御乙肝病毒侵害的能力,接种后可复查保护性抗体产生的量,有必要时可以继续补种,而且乙肝感染的可能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所以很多时候正常的学习、工作乃至生育是不会受到影响的,我们要科学面对乙肝这种疾病,正确对待乙肝患者。
寻求文章推广、广告合作请与我们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白癜风早期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