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乙肝会传染给胎儿吗如何阻断乙肝母婴
2017-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乙肝母婴传播是怎么回事呢?乙肝母婴传播是指孕妈妈患有乙型肝炎,病毒会通过胎盘、分娩、母乳喂养等方式传染给胎儿,虽然乙肝母婴传播不会影响胎儿身体和智力,但会给孩子带来肝癌的健康隐患,因此,准父母了解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感染乙肝病毒的夫妻如有怀孕打算,应先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在孕前、孕中、产后三个时期接受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乙肝阻断成功率。
一般认为乙肝母婴传播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发生宫内感染;二是经阴道分娩或产钳助产造成的胎儿局部皮肤受损,使少量母亲血液渗入而引起分娩期感染;三是分娩后可通过唾液或母乳把病毒传染给婴儿;。
乙肝母婴传播的途径
1、孕妇患乙型肝炎后,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胎盘有损伤时)传播给胎儿,发生率约为10%。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经产道分娩时,将乙肝病毒传播给下一代的概率为9%;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吞人大量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血水、羊水及阴道分泌物等,或婴儿皮肤黏膜损伤后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均可导致感染。
3、母乳喂养而引起感染者,多见于乳汁中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或乳头皲裂,血液混入乳汁中,使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含量增加,从而传染给婴儿。
身患乙肝能否怀孕?
在准备怀孕前,乙肝女性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判别自身目前的乙肝患病状况。如果是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是小三阳”,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说明体内病毒处于稳定状态。这类带毒者虽可终身携带,却不影响正常生活,因此这类妇女可以怀孕。
若诊断显示大三阳”,同时HBV-DNA呈阳性,则说明有明显传染性,也可能伴有肝细胞损伤。而经研究证实,孕妇HBsAg、乙肝”e抗原同时阳性,几乎%会传染新生儿,且大多成为慢性携带者。因此,对于这类妇女最好先考虑休息治疗,待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转阴后再怀孕为好。此外,肝炎的急性期和肝炎后肝硬化不能怀孕生育,慢性乙型肝炎也不宜怀孕,这是为了母亲健康,同时也避免怀孕后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1)给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注射,以后1个月、6个月时各注射1次,共3针,每次剂量为10微克。其阻断效果可达80%~90%,免疫力可持续3~5年,3~5年后应加强注射。
(2)给新生儿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后可阻止或减少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脏。可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国际单位,半个月之内再注射国际单位,然后在其1、3、7个月龄时各注射乙肝疫苗国际单位。
(3)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2周后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1、3、6个月时再各注射1次乙肝疫苗。
(4)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及1、3个月时分别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于出生3个月、6个月时分别注射乙肝疫苗1针。由于乳汁不是传播乙肝的主要途径,其危险性小于血液传播,因此,如果婴儿注射了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了。
乙肝母婴传播的危害
乙肝病毒经母婴传播后,有的婴儿会成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的婴儿则会因少量乙肝病毒刺激而产生乙肝病毒抗体,或发生急性肝炎,甚至引发肝衰竭而死亡。90%以上的婴儿会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虽然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不受影响,但二三十年后易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患者。
母乳喂养有何禁忌
如果准妈妈没有哪些不适症状,仅表面抗原阳性,而新生儿又经过联合免疫了,可以母乳喂养。不过,这类乙肝母亲在哺乳时要注意乳头有无破损、溃烂,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就别再喂奶了。
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