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教你看懂不一样的乙肝五项
2016-1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今天是世界肝炎日,我国作为乙肝大国,慢性乙型肝炎的患病人数及携带人数都不容小觑。
而乙肝五项检查就成了几乎所有患者住院、操作前必查的项目之一,但是对于大多数临床大夫来说,乙肝五项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虽然这是一项患者入院的常规检查,但看好乙肝五项的化验单却也不是十分容易。读懂乙肝五项,能够让我们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好的掌握,进一步指导患者的治疗。
乙肝五项详解1.乙肝表面抗原HbsAg(感染HBV的标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最外层包膜中的一种外壳蛋白,其不具有传染性,却可以刺激体内产生抗体。
它是感染HBV的标志,也是判断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的标准。还是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一般在感染HBV后2-6个月,血清中出现HbsAg(+)。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V保护性抗体)
表面抗体HbsAb是HBV或者乙肝疫苗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它可以和HBsAg特异结合,帮助清除病毒。属于保护性IgG。是判断体内是否具有HBV保护性抗体的标志。
可以想象HBsAb阳性一般表明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肝炎疫苗并产生抗体。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V复制活跃的标志)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来自病毒核心,是由基因组表达的蛋白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它的存在说明了HBV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一般来说若HbeAg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表示疾病有慢性化倾向。
4.肝病毒e抗体HbeAb(HBV低复制标志)
HbeAb即e抗体,是由HbeAg刺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与HBeAg特异性结合。
HbeAb是判断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的标志。当其阳性时表明HBV复制低、传染性减少。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
HbcAb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由于核心抗原在血清中很快被裂解,但能刺激机体免疫产生特性抗体,即HbcAb。
核心抗体是机体感染HBV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抗体,是判断急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其持续阳性可以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或者HBV复制活跃的提示。
乙肝检验实战分析传统的乙肝五项,讲究「大三阳」、「小三阳」、携带者等等诊断分类,但是这样的分类方法并不严密,对临床也缺乏指导意义。我国目前也在逐步取消「大三阳」、「小三阳」等概念。
而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正确的分类方法应该是: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携带者、隐匿性慢性乙肝。
而想要把这几类分清楚,仅靠乙肝五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患者的肝功(ALT)和HBV-DNA病毒定量一起分析:
1.慢性乙型肝炎
(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eAg阳性、抗-Hbe阴性,HBV-DNA阳性,ALT持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乙肝携带者
1.慢性HBV携带者: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对血清HBV-DNA较高者(拷贝/ml),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作相应治疗。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非活动性HbsAg与慢性HBV携带最大的区别在于HBV-DNA:慢性HBV携带者HBV-DNA阳性,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检测不到或低于阈值、
非活动性的诊断标准为: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检测不到或低于阈值,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携带者在乙肝五项及HBV-DNA病毒定量方面差别不大,其主要区别是肝功正常与否,慢性乙型肝炎ALT持续或反复升高,而乙肝携带者ALT、AST均在正常范围内。
3.隐匿型慢性乙肝
而隐匿性乙肝与前两者最大区别在于HbsAg是否正常。隐匿性乙肝的患者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伴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
另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HBV-DNA阳性外,其余HBV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这时诊断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
4.乙型肝炎肝硬化
这类由于上述几类区别较大,且不依靠乙肝五项进行分类。此处暂且不表,我们以后详谈。
黄小喵HBeAg阳性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