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三阳有时候比大三阳更危险
2016-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乙肝“小三阳”比“大三阳”病情轻、患者无须治疗,这种说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但近来许多肝病专家提醒患者,当医学发展到今天,这种认识显得并不科学。因为乙肝病毒可能悄悄变异,变成目前无法认识和检测到的形态,使患肝在不知不觉中纤维化和硬化或者癌变。此时在常规检测手段的监测下,可能肝功能正常、病毒DNA数据变化也不明显。
专家介绍,以前通常认为慢性肝炎到肝癌中间会经历肝硬化这个阶段,但现在发现,乙肝患者只有部分遵循这条规律,有一部分则直接转化成了肝癌。其原因就是乙肝病毒具有整合功能,改变了原来的形态而逃避了免疫监视,永远表现为表面抗原(即转阴假相),却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干坏事--诱导肝细胞突变,当患者出现症状检查时,患肝已经成了肝癌。
正因为病毒逃避了免疫监视,“小三阳”患者在不知真相的情况很容易被麻痹而放弃监测和治疗。因此专家强调,HBVDNA少量复制的患者也必须重视病情,切不可给自身健康埋下隐性炸弹。
肝功能异常才需要
肝功能不正常通常指的是肝细胞出现受损后所表现出来的血清酶、蛋白及胆红素的变化。患者也可能有如下主观感受:疲劳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欲吐,或肝区疼痛,或小便黄等等。一旦出现了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抽血检查肝功能、两对半及HBVDNA,争取及时治疗。
但有些患者及时患肝硬化,肝功能依旧是正常的,所以不要以为只有在肝功能不正常时才进行治疗,应时刻注意身体变化,做好检查。医院的病毒超微量检查以及Fibroscan肝硬化瞬时弹性检测技术,有助于及时发现肝病病毒和肝硬化。
病毒DNA数据可指导免疫调节
专家介绍,肝脏储备能力很大,具有很强的再生和代偿能力,因此肝功能检查正常,不等于肝细胞没有受损。而这种状态下通过对病毒DNA的定量监测和分析,可以知道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在体内复制和复制的速度、活跃程度,了解乙肝病毒,知道是否具有传染性,传染性有多强,是否有必要服用护肝药物等。
当病毒DNA检测呈阳性而肝功能又表现正常时,可以施以免疫调节,如医院“生物细胞免疫疗法疗法”,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的同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从而获得持续的病毒抑制能力和护肝效果,防止肝纤维化的发生和肝硬化的形成。当肝功能异常时,可以知道肝功能的改变是否由病毒引起,和判断病人是适合用哪类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更可通过数量的变化来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
但有的患者频繁检查也不可取。对于无症状携带者一般常规要求是至少每6个月要例行检查一次。专家建议:小三阳稳定期患者,半年例行检查一次两对半和肝功能。在自己感到明显不适时(疲乏、恶心等)医院检查。肝功能异常时,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每3个月查一次两对半和HBV-DNA。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北京哪个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