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夫讲养生保健乙肝病毒携带者自我保
2016-10-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乙肝是肝病的一种,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晕等症状,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症状具体还有哪些?乙肝多半是通过饮食而引起的,所以饮食方面要多加注意。
乙肝病毒携带者症状:
1、重型乙肝
高度乏力、腹胀、不思饮食、黄疸逐日加深。病情发展迅猛,症状很重,如不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2、急性乙肝
病程在半年内称急性乙肝,一般起病较急,有食欲不好、乏力、低烧、恶心、失眠多梦、厌油、呕吐、、腹胀及等的症状,多数人表面抗原多在半年内消失,少数可变成慢性乙肝。
3、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如果没有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仅仅是表面抗原阳性,不论是“大三阳”或是“小三阳”.也不论HBvDNA阳性或阴性,均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它占乙肝感染者中的大多数。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虽然没有症状,甚至肝功能也正常,但是肝脏存在慢性炎症,如果不治疗,最终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这些人其实不是真正的携带者。因此,如果没有肝组织学检查的证据,要进行长期的、动态的观察,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4、慢性乙肝
病程超过半年称慢性乙肝,有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的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如果没有乙肝病史,也没有近期的化验结果,首次发病有时很难判断是急性乙肝还是慢性乙肝。
注意饮食,乙肝患者不能吃6种食物
有一些食物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就是毒药,是千万不可触碰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甲鱼
肝炎患者由于胃粘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常等原因,其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甲鱼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乙肝病人食后难以吸收,使食物在肠道中腐败,造成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时,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体内有毒的血氨难以排出,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
2、生姜
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是会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生姜虽好,切忌过量。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很危险,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3、辣椒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不利于患者的进食和对营养的吸收,会加重患者肝脏的受损程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4、炸鸡
乙肝饮食禁忌少不了油炸食品,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泻。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5、大蒜
有人认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就多吃大蒜,其实这种做法对病人很不利。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减少,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恢复。
6、肉汤
肉汤、鱼汤、鸡汤等要在肝内进行代谢,而肉汤中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质和含氮物质,都要经过肝脏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肝病病人在肝功能低下的情况下,过量食用这类食物只会加重病变肝脏的负担,使肝炎难以康复。所以肝病病人吃肉类食物时应先用水煮一下,然后把汤倒掉,因为肉汤中含嘌呤物质最丰富。
急性乙肝的饮食注意
在急性乙肝早期,病人常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和食欲差,此时病人所吃的食物往往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因此这个阶段可进食以碳水化合物如面条和粥等易消化、清淡的食品为主,适量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饮食应以病人感到舒适的量和频次为原则,不可强求病人多进食。
在急性乙肝恢复期,病人恶心、呕吐症状消失、食欲明显改善,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蛋白质来源可选择大豆制品、奶、鸡肉、淡水鲜鱼等脂肪含量少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饮食量要逐渐增加、循序渐进。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在急性肝炎、尤其是恢复期,大量摄入蔗糖、葡萄糖容易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反而对肝炎恢复不利。
专家介绍:郭海燕,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中医世家,医学博士。怀着一颗对患者如家人的善心,多年来投身于基层医疗事业。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对亚健康进行“中医体质辨证”,运用“中医疗法”调治,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全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