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安远肝病男子的求救ldqu

2019-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江西在线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面蓝字"江西在线”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并不一样。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

  病毒携带者又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大三阳”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病毒复制弱,病毒基本上复制不活跃,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为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应加以注意。2.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力清除病毒,乙肝病毒容易与其长期共处,而成为慢性携带者的。3.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出现异常,或有临床症状、体征的,如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所以说不能确切的说到底是大三阳严重还是小三阳严重。

  而乙肝患者是已经发病的人群,需要进行对其治疗,而乙肝病毒携带者仅仅只是身体中有了一种不是生物的生物而已。简单点说,乙肝患者是已经患了乙肝,而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病人。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首先说一下性传播,如果一方是携带者,另一方无抗体,不采取安全措施则会有感染的风险,没抗体的建议去打疫苗,体内有了抗体就不用担心被感染了。但是也有人说,如果没有出血,无套性生活感染的几率也很低,但还是建议大家注意身体。母婴传播,这个是最好做阻断的,孕妇在怀孕时就可以做阻断,新生儿出生后也会再打一针疫苗,所以建议病毒携带者不要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现在母乳也可以喂养婴儿了,但是具体需要咨询医生。第三个血液传播,这个为感染率最高的传播途径,建议不是携带者的人都要去打一针疫苗,因为携带者可能会在吃饭或者运动时不小心流血,打了疫苗就不怕感染啦。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吃了一顿饭,亲密接触了几次就害怕,更不要知道身边人是携带者的时候远离他。

  乙肝病毒携带者更不要自卑,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可自卑的,你只是比别人体内多了一种不是生物的生物而已,只要你肝功能正常,其他与常人无异。也不要担心工作,因为早已不让查两对半了。但是还是要注意休息,少量饮酒,常人也要注意这些,不要让你的肝负担太重,如肝功能不正常了等,建议及时就医。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哪天就自己转阴康复了,所以请爱护自己的身体。

  大家了解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发现原来这根本就不可怕,因为宣传的力度不够,所以有很多人会谈肝色变,特别在一些乡镇,仿佛就像得了不治之症一样,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了解真相的无知人群,因为一些人的不了解所以让很多病毒携带者不敢说自己的状况,因为怕身边人的歧视和远离,真的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看待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够有一天让他们可以轻松的像说自己得了感冒一样说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无知和歧视。

乙肝是一个可防可控、难以根治的常见传染病。打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肝疫苗要打3针,按0、1、6个月程序,即打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打第2及第3针疫苗。

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打第一针乙肝疫苗,越早越好。在计划免疫内,按预防接种门诊的方案办就行。

出生后忘记打或各种原因没有打乙肝疫苗的儿童要进行补打,剂量为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仓鼠卵巢细胞(CHO)重组乙肝疫苗。

成年人建议打三针2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仓鼠卵巢细胞(CHO)重组乙肝疫苗。

打过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的人群,要增加疫苗的剂量(如60μ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者),可再打1针60μg或3针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于第2次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保护性抗体),如还没有保护性抗体产生,可再打1针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当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意外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立即抽血检测乙肝病毒DNA、乙肝五项、肝功能,并在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2.如已打过乙肝疫苗,并且知道抗-HBs(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不必介意。

3.如没打过乙肝疫苗,或虽打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IU/L或抗-HBs水平不知道,应立即打乙肝免疫球蛋白-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打1针乙肝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打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μg)

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的足月新生儿“要打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3次乙肝疫苗”,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打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IU,同时在不同部位打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打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的早产新生儿“要打2次乙肝免疫球蛋白、4次乙肝疫苗”,无论新生儿身体状况如何,12小时内必须打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3-4周再打一次。第一针乙肝疫苗根据生命体征情况尽早打;1-2月后或体重达到2千克后,再按“0、1、6”三针方案打。

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打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转发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支持

有事请加小编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cr/8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