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大讲堂大三阳小三阳

2018-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昨日,医院易银老师为志愿者们讲解乙肝、丙肝。2个小时全都是知识点,满满干货一定要分享给你们。内容很丰富,我们分几次传送吧。今天先跟着小编一起对乙肝做个初步了解~

分享前插播一条广告:淡蓝快乐检测室现在不仅可以检测HIV,也可快速检测梅毒、乙肝、丙肝。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线预约检测。

乙肝是什么?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及持续复制引起肝细胞的炎性损害,是一种致命性的肝脏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是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种特殊抗原,因而当时称其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

乙肝病毒(HBV)有三对抗原-抗体: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原(HBcAg)-核心抗体(抗HBc)。

医院只检测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抗-HBc(即:乙肝两对半或乙肝五项)

(点击图片可清晰查看)

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呈阳性,核心抗体呈阳性,也就是两个抗原和一个抗体呈阳性。乙肝大三阳往往意味着病毒复制是活跃的,传染性相对强一些。

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是一个抗原和两个抗体呈阳性。这种状态往往表示乙肝病毒的复制比较弱,我们常说,这是乙肝病毒的冬眠期。此时,它的传染性较弱,病情相对稳定。

“大三阳”“小三阳”是不科学的俗称。临床正式分类为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和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这样可减少感染者的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大三阳”变“小三阳”就高枕无忧了,等等。

关于“大三阳”“小三阳”的正误观点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标准:

?HBVDNA≥拷贝/毫升(HBeAg阴性者为≥拷贝/毫升),ALT≥正常值上限2倍;

?HBVDNA≥拷贝/毫升(HBeAg阴性者为≥拷贝/毫升),ALT正常值上限2倍,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HAI≥4,或≥G2炎症坏死或≥S2纤维化。

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此外,对年龄较大(40岁)的慢性乙肝患者,应该更加密切随访,必要时肝活检明确炎症和纤维化,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

坚持随访,病情一旦有变化,不要错过治疗时机。

注意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盲目追求表面抗原转阴,浪费钱财!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每年的自然转阴率为2%左右,所以,少数患者在服某种药物后发现抗原转阴很可能是自然转阴,而非药物作用。

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也非常低。所以,无论是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不应盲目追求表面抗原转阴。

母婴传播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经,包括子宫内、产程中和产后,如果不进行母婴传播阻断,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被传染上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大约5%,产后喂养和密切接触感染约20%-30%,其余均为分娩过程中感染,因此分娩过程中感染是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途经。

血液传播:输血或血制品,使用污染注射器等。

体液传播:包括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乙肝可以通过性接触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但90%以上的乙肝配偶感染后可自动清除病毒,产生抗体;在没有注射乙肝疫苗的情况下由性传播而发生慢性乙肝的机率不到6%。

乙肝的预防

接种疫苗;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避免医源性传播措施。

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所有新生儿是我国计划免疫的接种对象;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医务人员与其他高危人群;青少年、军人等。

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

婚前检查:发现乙肝准妈妈和准爸爸;

产前检查:对大三阳妈妈进行产前干预;

产中保护:避免产程中交叉感染;

产后免疫: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产后保护: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避免医源性传播: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实行一人一针一次消毒;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均应严格消毒;把好输血及血制品、器官移植关,防止乙肝病毒经血传播。

要提高警惕,但没必要谈乙肝“色”变n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未完待续

淡蓝网/Blued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文末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骨肽注射液说明书有没有介绍用药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cr/8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