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年度十大健康谣言,必须转给

2017-4-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您的已经剩余不足20天,这一年就要这样轰(ping)轰(ping)烈(dan)烈(dan)地过了.....

自从朋友圈多了爸妈,我们总是能看到各种谣言风起,感叹自己还能活着也真是不容易。这类谣言具有重复性传播的特点,一些陈年旧帖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不同的人稍加修改更换个地点后再次传播。

其中食品类的安全成为我们爸妈头号关心的问题,为此小新盘点了年十大朋友圈谣言,帮咱爸妈擦亮眼睛,探索真相:

1、用冰箱和大蒜能鉴别地沟油

欺骗指数:★★★★

谣言内容:“大家请注意,抽空把你家里的油放到冰箱里2个小时,如果出现白色的泡沫一样,那就是地沟油。检测是否地沟油的最简单方法: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蒜头,如果蒜头变红色,就是用地沟油,含有大量黄曲霉素。食油良好的话,蒜子是白色的。”

真真相相:所谓冰箱鉴别这个方法并不科学。因原料不同,一些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合格食用油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后,是会呈现凝固发白状态,但没有科学理论证明地沟油冷藏后会产生白色泡沫状物质;

大蒜头里面的有机分子非常之多,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有机分子与黄曲霉素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显色反应;而且地沟油的黄曲霉素含量并不一定都是超标的,即便大蒜没变色,也不代表油就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通过冰箱冷藏去鉴定地沟油并不科学。

2、“植物油做饭可致癌”

欺骗指数:★★★

谣言内容:科学家称,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饭,可能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科学家推荐使用橄榄油、椰子油、黄油甚至猪油替代普通植物油。

用猪油、黄油替代植物油?这么说太片面啦

真真相相:这里提到的科学家确实进行了实验,但实验结果能说明的只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不适合用于煎炸而已,如果不连续煎炸食物,生成的有害物质其实也没那么多。

黄油和猪油的热稳定性确实更好,但只考虑这一个因素来选择就太片面了。煎炸和过多的饱和脂肪摄入都是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合理烹调、平衡膳食才最重要。

3、“软黄金黑枸杞保健效果极佳”

欺骗指数:★★★★

谣言内容:野生黑枸杞富含花青素,它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养颜、改善睡眠、预防癌症,还能增强免疫力……

真真相相:从年开始黑枸杞成了新的保健食品热门,野生黑枸杞甚至引来了数以千计的盗采者。黑枸杞确实富含花青素,但它的一系列“保健奇效”却全部来自脑补,别说临床科学依据,甚至连动物实验都没有。吃些富含花青素的蔬果是好事,但一味追捧黑枸杞则没有任何必要,只要搭配均衡,日常食物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

4、有人吃羊肉感染SK6病

欺骗指数:★★★★

谣言内容:“医院:今天中午十一点二十三分,三名男生感染sk6病,最大的四十来岁,最小的三十来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乐山新闻己播岀,暂时别吃羊肉,目前沙湾有3个已感染。”

真真相相:这段文字有多个地点版本,代表的有四川乐山、广东广州、韶关和增城等地,套路几乎一模一样。经过媒体记者求证得知:此纯属虚假消息,相关牵医院也迅速发文辟谣:称并未收治感染sk6病患者,而且也根本无此病毒,请大家不要相信,更不必恐慌。

这也算是一个谣言系列了,从SB到2SB,再到SK6,这些病毒名称真是很有意思。

5、洗澡先洗头,会导致脑溢血

欺骗指数:★★★

谣言内容:“人的血管非常薄弱,遇上高温就会‘热胀’,一不小心就会爆裂。冬天洗头时一碰热水,血液一下子就集聚到头部,这时如果马上洗头,可能会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脑溢血,日本每年1.4万人因此致死。”

真真相相:脑溢血,简单解释就是脑血管承受不住压力破裂,导致血液流出进入脑组织。因此,血压高是引发脑溢血的根本原因。至于洗澡诱发的脑卒中,原因并不是血管受热膨胀,而是因为洗热水澡时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用力过猛引起的血压变化,有可能诱发脑溢血。

谣言所说的「日本每年1.4万人因此致死」,出自日本《日刊现代》杂志的报道: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1.4万人,其中约9成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12月、1月期间,由于温差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在洗澡时摔倒从而溺死的情况尤为突出。

报道写的很清楚,原因是「温差」而不是「受热膨胀」。而且日本人喜欢泡澡,摔倒后因溺水死亡的情况很突出,并不都是纯粹因为脑溢血直接致死。这则谣言属于以偏概全夸大信息的典型,洗澡先洗哪儿都没什么必然危险性。

6、“珍珠奶茶导致肠梗阻”

谣言内容:记者亲试!奶茶里的“珍珠”进肚后半小时仍难消化,CT照清晰可见。医生推测,珍珠很可能加入某种粘稠的高密度物质,不仅难消化,还易引发小肠梗阻。

作为甜饮料,珍珠奶茶确实不怎么健康,但也不用这样黑人家啊!

真真相相:这位记者的亲身测试是将奶茶里的“珍珠”整吞下去进行的,而且只隔了半个小时,这样的条件本来就不足以消化完全,其结果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奶茶里的“珍珠”是木薯淀粉制成的,合格产品对健康无害。特殊情况下,大量吞食珍珠有可能导致胃肠排空不畅,但只要细嚼慢咽就不必担心了。

7、柚子皮泡水喝可以治疗乙肝

欺骗指数:★★

谣言内容:“近日,朋友圈出现这么一条消息,说是可以治乙肝,大致内容如下:某人的老父亲感染乙肝10多年,每年体检两对半都是显示小三阳,之后听说了一个偏方柚子皮泡水,就是用柚子皮里面白色的部分,然后晾干,每天泡2-3片,过了大约一年时间,去医院检查,病毒彻底被清除,基本康复。”

真真相相:柚子皮根本没有抗病毒的功效,尽管柚子皮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疏肝理气的功效,但是只能用于缓解乙肝导致的腹胀、嗳气等症状,但是对病毒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流行的所谓“偏方”治疗方法。而且,食疗只是日常辅助调理,别过分依赖,如果治疗乙肝,医院,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对症进行治疗。

8、柿子不能与N种食物同吃

谣言内容:柿子与螃蟹同食可引发中毒,严重者可致命。

柿子是食物界中最没有CP感的水果

真真相相:柿子成为食用禁忌最多的水果,如“柿子不能与螃蟹同食”、“柿子不能与白酒同食”、“柿子不能与红薯同食”等。

事实上,柿子与其他食物相克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支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曾对“螃蟹柿子相克”进行过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属于典型的急性胃肠炎和食物中毒反应,且以下消化道反应即腹痛腹泻为主症,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痢疾感染的特点,并非食物相克引发。

9、草莓打膨大剂可致癌

谣言内容:个头大、形状奇怪的草莓都用了膨大剂,会在人体内积累并致癌。

草莓是朋友圈中伤最多的水果

真真相相: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但历年上市前后关于“激素草莓”、“膨大剂草莓”致癌的说法便在网上盛行,其中对个头较大的草莓质疑最多。

草莓的个头与很多因素相关,如通过杂交选育、疏花疏果都能得到果实更大的草莓。而某些异常大的草莓确实存在使用膨大剂的可能,但并没有“致癌”那么恐怖。

膨大剂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学名为氯吡脲(CPPU),属于农业部登记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可应用于黄瓜、葡萄、猕猴桃、甜瓜、西瓜等作物,最大残留限量值在0.05mg/kg-0.1mg/kg之间。而专门登记在草莓品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的植物内源激素,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

10、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数百倍?

谣言内容:每到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朋友圈内“小龙虾都长在污水里,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的传言总要掀起一阵“吃,还是不吃”的大讨论。微博上甚至有人晒出照片,称在野外捕获蓝色小龙虾,水产局工作人员表示此乃水质重金属污染所致,一时人心惶惶。

真真相相:小龙虾是生命力很强的杂食性动物,它们能够忍受污染水质,但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而且,小龙虾对环境的耐受是有限度的,如果水质太差,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都会变得十分困难。

小龙虾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至外壳,随着不断的生长脱壳被移出体外,其余的重金属也主要集中在头部的鳃和内脏中,可食用的尾部肉质重金属含量最低。

监管部门在日常的抽检中也并未发现小龙虾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年湖北省出入境检疫部门抽检出口到欧盟、美国等地的小龙虾一万多吨,批次检测合格率达到99.8%以上。

小新有话说咱爸咱妈接触网络通常比较晚,对网上的一些内容也缺乏辨别能力和专业的判断,不管真假,转出去再说,于是就成了谣言的“无意识传播者”。他们仅仅以“为家人朋友好”为出发点,千万不要用“看您,又转发这些东西”或者更苛责的语言对待父母,这会使得本来就无力感超强的老人感到更加失落。此时的沟通技巧就是,只讲事实,“妈妈,我今天看了您转发的一个消息,其实啊……”,这样表达出对父母的







































有什么办法根治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cr/6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