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结果闹乌龙,这个干扰因素切不可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作者:周长春

单位:医院检验科

年3月19日,检验科免疫室检测的样本中,有一份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结果与前回值不符,结果如下:

患者3月19日乙肝五项结果为anti-HBsAb(+),anti-HBeAb(+),anti-HBcAb(+),而3月18日和2月27日均为anti-HBsAb(+),其余指标为阴性。调阅患者病历,患者秦某,因骨软肿瘤入院治疗,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血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后患者病情加重于3月18日下午转入重症监护室(ICU)。

患者于3月18日早晨抽血查乙肝病毒五项指标,由于样本送检较晚致使报告时间较晚,于次日再次抽血查乙肝病毒五项指标。经查,抽血前均按规范进行患者身份信息核对,两次(3月18日、19日)检测样本均来自患者本人。三次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室内质控数据均在控。

病例病程记录显示,为控制感染,患者于3月18日下午在ICU接受免疫球蛋白输注治疗(20g)。考虑患者输注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可能影响乙肝五项检验结果,遂抽取免疫球蛋白制剂袋中的剩余液体送检,检测结果如下:

检测试剂来自罗氏诊断(上海)有限公司,试剂说明书未提及免疫球蛋白制剂对检测的影响。患者输注的免疫球蛋白制剂来自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公司(批号:B,有效期至年06月07日)。

《中国药典》(版,第三部)“血浆制品生产用血浆要求”及“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要求(pH4)”两个章节对原料血浆的要求如下:

对于单人份血浆,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或用经批准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检测病毒核酸)、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1和HIV-2型)均应为阴性;

对于多人份混合血浆,增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不低于0.05IU/ml的指标;

对包括anti-HBeAb和anti-HBcAg在内的其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未做检测要求。

患者输注的免疫球蛋白制剂乙肝五项结果为anti-HBsAb(+)、anti-HBeAb(+)、anti-HBcAb(+)且抗体滴度较高,短时间给患者大剂量输注,造成患者血清中以上三种抗体浓度假性升高,与历史结果不符。

我们将免疫球蛋白制剂基本信息(制剂生产厂家、批号、效期)及检测结果留存,在检验报告单中备注“免疫球蛋白制剂输注后样本”并发放报告;与主管医生沟通,并保留检验与临床沟通记录;发布警示信息,对于大剂量输注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的情形,不建议短时间内给患者抽血做乙肝病毒五项指标检查。

综上,免疫球蛋白制剂中存在的高滴度乙型肝炎病毒抗体对患者样本检测造成干扰,容易导致乙肝病毒指标结果前后矛盾,存在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在进行检验报告审核和解读时,应密切结合患者的治疗史等信息,不轻易放过可疑点,方能拨云见日,真相大白。

1.中国药典,年版,第三部

2.罗氏诊断试剂盒说明书

编辑:小冉审校:Ros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lhsjx.com/xsycr/10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