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一定要先排查是否是这种
2020-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临床上,大三阳变成小三阳被认为是乙肝医治阶段性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代表着病毒复制被控制,病情趋向好转。可临床上还有一种由于病毒变异形成的“假转阴”现象,却往往被医生和患者忽视,致使病情恶化。
乙肝两对半可以用来确诊是否得了乙肝,很多人也知道乙肝有大、小三阳之分。但很少知道,小三阳有“假转阴”情况。
什么是小三阳“假转阴”?在乙肝的治疗阶段,经过适当的治疗或是在免疫系统作用下,有可能抑制住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HBV-DNA转为阴性,e抗原转为阴性,e抗体出现,成为乙肝“小三阳”,肝功保持正常,进入非活动或低复制期。
但是乙肝病毒并不会就此停止活动,只要遇到时机,就会再度引起肝脏病变。在这个阶段,病毒为了逃避免疫系统的抑制,会进行伪装,发生病毒前C区变异,致使病毒继续复制,但不再产生e抗原,表面仍保持着“小三阳”的状态,而这种“小三阳便是假的。
患者在免疫清除、肝损害的基础上,遭受了病毒第二次的打击,致使肝脏变得更加脆弱,这样就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小三阳“真与假”如何区分?对于长期饮酒,有脂肪肝或使用一些对肝脏有毒性药物的患者来说,要格外注意“假小三阳”的存在,不要麻痹大意,仍要每年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及HBV-DNA。
真“小三阳”感染者血中一般检测不到HBV-DNA,肝功也保持正常。一旦出现肝功异常,HBV-DNA呈阳性,就要考虑这种“小三阳”是假的。这个时期就要积极地进行针对性治疗。
临床有些患者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半年前查的时候是“大三阳”,几个月后再查可能就变成了“小三阳”。患者以为是病情好转,就没有继续治疗了,结果过段时间就发展到了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这种情况一般是患者遇到了“假小三阳”。
医生提醒,乙肝“小三阳”感染者不要放松警惕,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找到原因就好治病。
扫码